8月14日,“奮進自貿港 譜寫新篇章”2023年全國重點媒體海南行暨交流推介活動采訪團走進澄邁縣仁興鎮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該項目占地468畝的項目,每年能提供3萬人次的就業崗位,不僅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帶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掙錢。
采訪團走進澄邁縣仁興鎮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可以看到長勢茂盛的連片橡膠林,林下建有白色的食用菌種植棚,而且占地面積極大。走進種植棚內,平整的土地上零星地散落著一些已長出土壤的虎奶菇。據基地管理人員介紹,虎奶菇剛采摘完,地上這些長出土壤的虎奶菇是遺漏了,將馬上組織下一輪的種植。
(資料圖)
近年來,仁興鎮為打破單一的橡膠林經濟模式,2022年度與海南金麥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澄邁縣仁興鎮林下種植食用菌項目一期建設,包括建設68畝種植大棚、分揀車間、冷藏庫、烘干房等;2023年度擴建400畝橡膠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打造特色農業品牌。該項目采取“鎮政府+村委會+企業”的合作模式,村委會通過“資金+土地”入股的方式,以及“每年固定還本+固定分紅”的形式,依托熱科院科研平臺、公司技術團隊,對項目進行生產經營,實現食用菌產銷一體化。
目前,澄邁縣仁興鎮林下種植食用菌項目一期和擴建基地已經投產,種植大棚分布在468畝橡膠林間。仁興鎮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依托當地氣候,以及海南的反季節差異優勢,種植虎奶菇、虎乳靈芝、紅托竹蓀。
海南金麥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嚴獻洪表示,林下種植食用菌項目不僅經濟效益好,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也很突出?;⑷殪`芝每畝林地可種植3500個菌包,每個菌包成本為5.5元左右,可產110多克虎乳靈芝,按目前市場價90元/公斤計算,單次利潤有1.5萬左右元,每年2輪種植有3萬元左右利潤;虎奶菇每年可種3輪,年利潤可達到5萬元左右;紅托竹蓀每年單種1次,年利潤可達到4.5萬元左右。
打造500畝橡膠林下食藥用菌種植基地,可為當地創收土地租金約20萬元/年,提供不低于3萬人次/年臨時用工,就業薪資不低于400萬元/年(人工費用)。
嚴獻洪介紹,為擴大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帶動更多人一起致富,公司計劃在2023年年底投資2000萬元,擴建570畝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建成熱帶地區“林-菌”復合種植模式省級示范基地;2024年投資約1500萬元,建設菌包生產車間(規模日產1萬包),招聘15名固定工人。
仁興鎮林業面積大,分布廣,但交通不便,僅靠單一的種植農業無法為當地居民提供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該鎮將“劣勢”變“優勢”,走出一條因地制宜且綠色發展的振興之路。通過創新合作的模式運作,按照“先試點、后拓展”的發展思路,率先示范,帶動村民擴大食用菌種植面積,并有效解決當地就業并提高當地群眾收入,推動鄉村振興。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特派記者 王昕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