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經濟 > 正文

            江蘇:守住農業農村“穩”字底線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021年全省糧食總產749.2億斤,連續8年超過700億斤,連續5年創歷史新高;生豬存欄1482.6萬頭,恢復到2017年的90%以上;水產品產量495.5萬噸,比上年增長1.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萬元,比上年增長10.7%,高于城鎮居民2個百分點,城鄉收入比縮小到2.16:1……2月11日,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回顧總結了2021年江蘇農業農村工作取得的各項成果,對2022年農業農村工作目標作出了部署。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全省農業農村工作將聚焦“穩、進、富”三個方面,要求把穩守牢“三農”壓艙石,爭先創優,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發展,全面實施農民收入10年倍增計劃,確保農民收入年均增長7.2%以上,并積極探索新型經濟形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農民與集體兩個“富”。

            守住農業農村“穩”字底線

            “去年,江蘇的農業農村發展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實現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良好開局。”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云告訴記者,“江蘇做到了兩穩:糧食生產穩與農民增收穩。”他表示,今年江蘇將繼續圍繞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深入推進種子耕地農機基礎建設。深化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啟動實施優質糧食穩產增效工程,做好在田作物管理與農資農機調劑調運,建足建好500個以上糧油作物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做到穩面積、保總量。

            為保護耕地并提升耕地質量,江蘇將按照“十四五”末建成5000萬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噸糧田”的目標要求,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新建高標準農田4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農田20萬畝;試點開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和鹽堿地后備資源調查,治理酸土10萬畝;啟動復墾地污染狀況調查和重點農用地塊監測,確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會上還強調,要做好“菜籃子”與“油瓶子”等產品的穩定供給,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確保全省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120萬頭,規模豬場(戶)保有量5000個。強化大中城市自身蔬菜應急保供能力,布局建設80萬畝“菜籃子”工程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全省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2100萬畝以上、產量5500萬噸以上。同時,擴大大豆油料生產,確保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60萬畝目標任務,力爭全省油料作物面積恢復到450萬畝以上。

            “進”一步打造試點示范

            聚焦鄉村產業振興與農業現代化,江蘇今年將繼續發揮試點示范的建設作用,通過典型引路,帶動全省全面發展。

            今年將以延鏈、補鏈、壯鏈、優鏈為重點,挖掘農業多重功能,開發鄉村多種價值,打造產業多種業態,深入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建設。為加快培育農業全產業鏈,將聚焦農業全產業鏈國家重點鏈、省重點鏈、地方特色鏈,培育規模化主導產業,建設標準化原料基地,發展精細化綜合加工,搭建體系化網絡,培育一批農業“鏈主”企業、一批全產業鏈典型縣、一批跨市域縣域全產業鏈重點鏈。

            圍繞農業多種功能、鄉村多元價值做文章,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康養等加快融合,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鄉村旅游、健康養老等新興業態。持續擴大“蘇韻鄉情”品牌影響力,力爭全年鄉村休閑旅游農業綜合收入達到1000億元。加大“蘇菜直通”平臺推廣應用力度,推廣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業態,農產品網絡年銷售額超1150億元。通過舉辦全省農產品營銷模式大賽,新發布省級目錄品牌60個,新建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5個,爭創國家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選樹一批整縣推進典型,以加快提升江蘇農產品影響力。

            為探索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今明兩年,江蘇還會啟動農業現代化先行區建設與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建設,深入推進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部省共建工作,建設一批現代化試點區域。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富”鄉村

            楊時云在會上指出,江蘇今年將聚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農業減排固碳。加快構建市場化的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實現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8.5%,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縣域覆蓋面達到50%,秸稈綜合利用率和稻麥秸稈機械化還田率分別穩定在95%、52%以上,生態型犁耕深翻試點縣和面積分別達25個、125萬畝等目標。圍繞打造生態美、環境美、人文美、管護水平高的“三美一高”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目標,江蘇還將進行687個行政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提升改造任務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并加快推廣公共空間治理和“清單制”“積分制”“紅黑榜”“網格化”數字化治理等成熟經驗,豐富完善“1+4+1”鄉村治理“江蘇路徑”, 強化鄉村治理,提升鄉風文明水平。

            2022年,江蘇農業農村工作力爭在“富”字上求實效,聚焦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深入推進城鄉資源要素交流融合,實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提質增效年”活動與實施人才振興行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將推動全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當年新開工建設項目1000個以上,年度實際完成項目投資1000億元以上。同時,新建一批農村創新創業實訓孵化基地,年內農村創業人員超過50萬人,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950家,各級示范家庭農場數量達到1.9萬家,省級以上示范社達到2000家,培育高素質農民15萬人。

            (江蘇經濟報記者 王小琴 通訊員 陳甜甜 見習記者 孫煒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農業農村 穩字底線 村級集體經濟 綠色發展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