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校園方面,開展了“全球通藍色夢想公益計劃”,改善了偏遠地區教育條件,向樺南縣實驗小學、閆家中心校兩所學校贈送“寬帶、智能設備、云視訊同步課堂”等信息化教育物資,讓學校師生體驗到線上直播授課、網絡在線學習等便利。
在智慧養殖方面,2020年,河北移動捐贈80萬元,為樺南鎮引進湖羊養殖項目,該智慧養殖系統采用“物聯網+數字化+移動互聯網”的建設方式,利用傳感設備、視頻設備、二標、二維碼、信息平臺等技術,幫助養殖基地實現標準化養殖和湖羊溯源管理,實現養殖的科學化、數字化、智能化。目前樺南鎮湖羊養殖場存欄育種湖羊800只,預計年繁育羔羊2400只以上,按每只羔羊純收入400元,預計實現年純收入96萬元。
為從根本上解決服務群眾辦事“最后一公里”難題,讓群眾“家門口辦事、有人幫辦事、輕松辦成事”,中國移動樺南扶貧組利用網絡技術優勢,將“互聯網+”帶進鄉村,切切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打造了縣鄉村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涵蓋縣政務服務中心、12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15個社區公共服務中心、192個行政村便民服務站。同時將群眾常用的224項服務事項下沉到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將常用的140項村級服務事項下沉到村屯,從根本上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
在藍天衛士方面,為有效管控樺南縣全域作物秸稈露天焚燒行為,減少成本投入,黑龍江移動與樺南縣委、縣政府通力協作,引進高科技監控手段,打造秸稈(垃圾)焚燒智能監控系統,有效管控樺南縣全域作物秸稈露天焚燒行為,項目投資150萬元,節省人力、物力成本200-300萬元。
該平臺綜合森林防火、秸稈禁燒、減災防災等多功能于一體,實現“防、控、管、查”的可視化智能化監控,從根本上解決了工作人員巡查的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有效解決范圍大、人員少、監管難等問題,實現了智能高效管理。
“天眼”工程助力城市管理智能化
雙鴨山市作為傳統煤炭資源城市,自2012年起先后建設天眼一期、二期450余監控點位,城市安防建設較為緩慢,原有監控體系,從規模數量、覆蓋范圍、技術水平上已經趨于落后,監控銜接不足,死角盲點多,聯網聯動能力不足等問題日漸突出。
2017年,雙鴨山市公安局正式立項天眼三期工程,提出建設平安雙鴨山的全新目標。雙鴨山移動依托豐富的管網資源,為雙鴨山市公安局提供了綜合解決方案,利用移動ICT信息化集成生態能力,成功建設雙鴨山市天眼指揮大廳,提供治安視頻監控系統、聯網視頻管理平臺、車輛大數據研判系統、視頻云濃縮摘要系統、智能運維平臺、惠民直播發布系統、大數據可視化系統多項應用,實現了監控智能化管理、視頻智能分析及可視化指揮調度,有效提升了案件偵辦效率,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通過移動專線穩定的PTN網絡傳輸技術,實現全網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
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化,雙鴨山移動為市局打造了“公安網絡邊界平臺”、“系統安全防護系統”、“綜合視頻云平臺”、“政法綜治平臺”四大應用。實現了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
雙鴨山移動在雙鴨山城區建設高清視頻監控點位2512個,實現出入境各路口和重要單位、易發案地區及公共場所監控覆蓋,真正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2020年,雙鴨山移動與雙鴨山市公安局,共同推動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項目落地。在密集商業區、公共交通車輛以及偏遠郊區,新建200個車輛物聯網攝像頭、200個商戶無線攝像頭,524個人臉識別攝像頭,總計924個監控點。雙鴨山市天眼一期、二期、三期整合,最終完成雙鴨山市中心城區安防建設整體目標,自有監控攝像頭數量突破4000個,結合綜治社會監控資源攝像頭監控源突破8000個,實現雙鴨山市重要場所區域無死角覆蓋。
5G時代來臨,黑龍江移動將助力雙鴨山城市安防進入全新階段,今年預計啟動公安圖碼聯偵建設,通過5G技術加強網絡探測,為應對網絡安全、人員流調提供有效技術手段,在疫情期間為群統提供更好保障。(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