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
素材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平安北京、廣東公安、廣州政法、平安廣州、惠東警訊、佛山市公安局
哪里可以買到冰墩墩?
這個春節,最紅頂流莫過于冬奧吉祥物冰墩墩。
不僅朋友圈里的冰墩墩“一墩難求”,
線上線下各大商店里的冰墩墩也都“秒光”。
如果這時有人告訴你:“我有冰墩墩,你要嗎?”
千萬小心!這很可能是不法分子的“圈套”!
近日,北京警方處罰3名高價倒賣冰墩墩的“黃牛”;
浙江、江蘇等地警方也公布了多起“冰墩墩”代購騙局。
節后復工,詐騙分子也開始“復工”了。
除了代購“冰墩墩”,還有一波“蹭熱度”的騙局在路上。
本期,警報君為您帶來近期常見的熱門騙局,教您快速識破這些套路,請大家千萬擦亮眼,千萬不要輕信,千萬不要輕易轉賬!
【全國】
代購“冰墩墩”?
小心!已有多人被騙!
春節期間,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迅速登上熱搜。“一墩難求”“一戶一墩”的呼聲在社交網絡上刷屏了。怎樣才能買到冰墩墩?不僅網友們心急,不法分子也開始利用大家對冰墩墩的喜愛挖好了陷阱。
近日,北京警方通報,有個別人在指定銷售網點等地高價倒賣冰墩墩非法牟利,警方已查獲3名違法行為人,均已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公安部網安局公布,近日,浙江、江蘇等多地出現“冰墩墩”代購騙局。
有人被“空手套白狼”,如浙江的小楊添加了一位自稱擁有許多冰墩墩的男子微信,后經討價還價以230元的價格成交、款到發貨。沒想到轉賬之后就被對方拉黑了,小楊十分傷心,竟然會有人用這么可愛的冰墩墩來詐騙,簡直是沒有心。
還有人遭遇“以次充好”或“魚目混珠”,如浙江嘉興的郎先生花了266元向網友求購4個冰墩墩,卻只收到一塊眼鏡布。江蘇的劉先生花了3.8萬元,向網友購買了一批冬奧會紀念品,收到貨后才發現紀念品不僅質地不佳,發票也不正規。
還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自己在網上搶購冰墩墩手辦,在下單后第二天被騙子通知“訂單異常”,被要求下載某視頻會議App并開啟屏幕共享。受害人的個人信息以及各類支付方式的密碼被騙子掌握,并被騙子利用來借貸、轉賬。
除了這些套路,警方提醒,還要小心購買冰墩墩被騙郵費、被騙預收款等騙局。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相關部門已公布,北京冬奧會特許商品將至少持續銷售到今年6月底,目前已協調采取積極措施推進生產,會有源源不斷的“冰墩墩”供應到市場。請大家理性消費,謹防被騙!
警報君說:
“冰墩墩”們在路上啦,理性搶“墩”!
【廣東】
廣州:
騙子復工!
南沙公安一日阻止兩起電信網絡詐騙
春節過后,騙子也開始“復工”,冒充“電商客服”等各類電信網絡詐騙再次出現。近日,廣州南沙警方連續阻止了兩起電信網絡詐騙,成功挽損數萬元。
2月9日,南沙區反詐中心接預警,稱轄內有群眾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據了解,事主接到冒充“購物網站客服”的詐騙電話,稱事主購買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可以賠付,要求事主按其指引進行操作。過程中,事主毫無保留地將銀行卡號和短信驗證碼提供給了對方。最終,警方及時為事主保住卡內17000余元。
當天,南沙區反詐中心再次接到預警。原來,事主也是接到冒充“購物網站客服”的來電,稱其購買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可以賠付,要求事主下載“某云課堂”APP并打開屏幕共享。事主按照對方指引進行操作,并將銀行卡號以及2條短信驗證碼告知對方。緊急時刻,事主接到了反詐中心電話,派出所警力及時上門勸阻,事主才幡然醒悟,沒有將第3條驗證碼告知對方,成功避免銀行卡內3萬元的損失。
警報君說:
“96110”來電,一定要接!
惠州:
網上找到輕松又賺錢的工作?
她在“工作群”里險被騙6000元
去年年底,惠州的徐女士在網上應聘后,僅僅2天被一步步“引誘”進行刷單,險些被騙走6000元。
騙子以女士被錄用為由,讓其下載“壹點通”“云信”App并將其拉入“企業工作群”,然后發布“刷單任務”。徐女士按照要求步步操作,很快得到135元返傭。
正當徐女士感慨這份工作既輕松又賺錢的時候,警方來電話了。原來,惠東公安城南派出所民警接到預警指令,致電徐女士告知其正遭遇刷單詐騙,千萬不能轉賬!
警方提醒:騙子通過各大知名招聘平臺,利用高薪職位廣撒網偽裝成各類正規企業,邀請受害者試做簡單任務并給予獎勵。在取得信任后,騙子會要求進行其他操作。“充值、連續刷單、提現失敗……”受害者將步步陷入套路深淵無法自拔。
因此,大家在求職過程中要盡可能了解清楚相關公司情況后再入職,提及轉賬要多留心眼,發現被騙后要保存證據并第一時間報警求助。
警報君說:
輕松又賺錢?小心騙你錢!
佛山:
一部手機10元帶回家?
初中生用爺爺手機轉賬數萬元
好消息!好消息!只需10元運費,即可獲得手機一部!
近日,南海的初中生小羽(化名)在家刷短視頻時看到這樣一條廣告,便加了對方QQ號,并選擇了一款自己心儀的手機。支付完運費后,很快便收到了對方發來手機照片和快遞單號。不久,對方又發來一張“入境貨物清關單”,稱需繳納“清關費”和“增值稅”,但只要申報手機是自用,海關會將所有費用退回。小羽便按照對方要求支付了費用。
沒過多久,對方稱當地海關以走私物品罪起訴小羽,需要賠償5萬元。小羽不敢告訴父母,便偷偷拿起爺爺的手機,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轉賬。接著,對方又以銀行卡操作不當為由要求小羽繼續轉賬,小羽無奈之下將事情告訴了父親。父親隨即報警求助。
警方提醒:切勿相信免費或遠低于市場價格的廣告,不要因一時貪念而誤入騙子的圈套。同時,家長們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管和教育,提高防騙意識,妥善保管手機和支付密碼。
警報君說:
天下不會掉餡餅,貪心只會掉陷阱!
以上就是本周警報的全部內容啦!
快來關注警報君,get各種平安提醒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