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環球視訊!重大突破! 廣東又培育出兩個南美白對蝦新品種

            “海興農”陸豐育苗基地 受訪者供圖
            南美白對蝦“海興農3號”

            不僅緩解了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壓力,而且新品種在生產性能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悅


            【資料圖】

            廣東對南美白對蝦品種培育取得重大突破!上個月,農業農村部公布,凡納濱對蝦(即南美白對蝦)“海茂1號”“海興農3號”等水產新品種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8月4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對上述兩個南美白對蝦新品種培育重大突破情況進行正式發布。

            有實力有能力培育出

            媲美國外的優質品種

            南美白對蝦是世界上經濟價值最高的人工養殖對蝦品種之一。我國雖是對蝦養殖第一大國,但此前南美白對蝦種質資源卻嚴重依賴國外進口。

            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在發布會上表示,“海茂1號”和“海興農3號”南美白對蝦新品種的成功選育,證明了我們有實力、有能力培育出媲美國外的優質品種,也為推動我們水產種業企業與科研機構開展科企深度合作、培育更多突破性水產新品種提供了經驗樣板、貢獻了“廣東智慧”。

            據顧幸偉介紹,近年來,廣東堅持“科技興農、良種先行”,持續加大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和種源技術攻關研究投入,全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能力、育種創新能力、供種保障能力、種業服務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種業“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培育出一批畜牧水產新品種配套系,畜牧水產種業得到快速發展,有力支持了廣東畜牧水產業高質量發展。

            顧幸偉說,廣東是畜牧水產大省,更是畜牧水產種業強省,不僅擁有強大的科技隊伍力量和科研攻關能力,而且攻關成果產出多。南美白對蝦、羅非魚、大口黑鱸、生豬、肉雞(白羽、黃羽)、番鴨等17個品種為國內同類品種首個自主育成突破性品種,擁有7個南美白對蝦新品種,在全國(共12個)占比近六成。特別是在種源依賴進口的瘦肉型生豬、白羽肉雞、南美白對蝦三大品種種源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廣東均有突破性進展。

            南美白對蝦的成功培育

            對蝦種業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桂建芳透露,目前,國外在南美白對蝦遺傳選育方面已積累了近40年的經驗。與國外相比,我國南美白對蝦育種起步較晚,2003年到2005年左右才正式開展對南美白對蝦的選育研究。一直以來,我國南美白對蝦的種質資源嚴重依賴國外進口,平均每年需要進口親蝦40余萬對,與此同時,國外對出口我國的種蝦把控很嚴,難以獲得品種較純的優質種蝦。

            桂建芳表示,“海茂1號”和“海興農3號”南美白對蝦新品種的成功培育,對于我國南美白對蝦種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緩解了我國南美白對蝦種蝦主要依賴國外進口的壓力,而且新品種在生產性能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擁有快長、多抗等多性狀優點,將有效提升國內自主培育品種的市場占有率。此外,新品種可大范圍推廣養殖,能夠破解資源環境因素制約,促進對蝦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目前“海興農3號”已在多地推廣應用

            “為了將種業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海大集團每年投入數千萬元進行對蝦品種選育和技術研發,對蝦遺傳育種項目開展至今累計投入科研資金超過3億多元。”據海大集團副總裁、海興農集團董事長江謝武介紹,為培育“海興農3號”,該集團從“海興農2號”選育群體和南美白對蝦泰國群體中分別挑選2600尾和200尾個體為基礎群體,采用家系選育技術,經連續5代選育而成。目前,“海興農3號”已在江蘇、廣東、山東、福建等對蝦養殖主產區推廣應用,并獲得良好的市場養殖效果。

            作為根植廣東的高新農牧企業,海大集團在水產領域已形成涵蓋種苗、飼料、動保等全環節的養殖產業鏈,水產飼料、種苗、動保的銷量全球領先。目前,海大集團已擁有5個水產新品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南美白對蝦 海大集團 種質資源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