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孩子發熱了,每次都需要去醫院嗎?家庭退熱有哪些辦法?

            近日,冷空氣南下,廣州迎來一次大幅度降溫。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如果孩子發熱了,應該如何處理?去發熱門診時,應該注意什么?對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如何救治?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張曉,對家長們關心的問題進行答疑。

            癥狀識別:


            (資料圖)

            發熱分四類,高熱要當心

            南方日報、南方+:近期降溫易感冒,廣州又有本土疫情,孩子如果發熱了,如何辨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張曉:雖然兒童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但家長不用過度擔心。突然降溫,孩子如果受涼,或者飲食不當等,都有可能出現發熱。

            首先新冠肺炎是個傳染性的疾病,如果近期沒有接觸過新冠病毒感染者,或者沒有一定的交集,就不必太緊張。其次,目前我們接收到的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輕癥。除了發熱,可能還伴隨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頭痛,有些小嬰兒會有腹瀉等癥狀。如果出現了這些癥狀,家長可以留意一下,可先用抗原試劑給孩子做個自測,或者做好防護后去進行核酸檢測。如果可能與感染者有交集且出現發熱等癥狀,則需去發熱門診。

            南方日報、南方+:什么時候可以在家自行嘗試退熱?什么情況下應該去發熱門診?

            張曉:發熱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癥狀,我們一般會把發熱按體溫高低分為四類。以腋下溫度為例,一般37.5℃至38℃是低熱,38℃至38.9℃是中度發熱,39℃到40℃是高熱,超過40℃就是超高熱了。

            如果孩子出現39℃以上的高熱難退,或者發熱反復,家長要特別注意。特別是發熱超過3天,還伴隨著精神狀態不好、食欲不佳等情況,有的甚至出現熱性驚厥,一定要去發熱門診讓醫生評估情況。如果孩子雖然發熱,但精神狀況和食欲良好,如果體溫超過38.5℃,此前也沒有退熱藥過敏的話,可以在家里適當口服退熱藥物,或者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南方日報、南方+:如果需要去發熱門診,家長應該帶些什么?如何做好防護?

            張曉:自己和孩子的口罩首先要戴好,盡量使用醫用外科口罩級別的口罩。可以帶上酒精棉片、免洗洗手液這些手消毒液,接觸外物后消毒一下。如果孩子有特殊病史、過敏史等,最好帶上既往病歷,這些醫生都會詢問到。

            很多家長看病時很注意,但回家后容易忽略消毒。就診回家后,首先要盡快洗手,外出的衣物也建議都更換掉。口罩取下來后,不要隨處放,建議放在袋子里綁好,盡快丟掉。在家里的時候,也要注意家庭通風和定期消毒。

            科學處置:

            熱性驚厥切勿“掐人中”

            南方日報、南方+:您提到熱性驚厥,這個癥狀如何辨別?

            張曉:熱性驚厥是3歲以內兒童最常見的抽搐,大多在發熱的時候伴隨出現。發作時,有可能表現為意識突然喪失、雙眼球上翻、面肌或四肢肌強直、痙攣或不停地抽動。發作時間可由數秒至幾分鐘,大多在3分鐘之內停止。

            南方日報、南方+:如果孩子出現熱性驚厥,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張曉:如果孩子出現類似熱性驚厥的情況,家長首先要冷靜,不要用“掐人中”、搖晃等“土辦法”來試圖阻止抽搐。此時,應該讓孩子平躺,然后頭側向一邊,注意觀察孩子呼吸,不要強行按住孩子的手腳,以防二次傷害。如果家中有兩個人,此時應該一個人撥打120,尋求醫生的專業評估;另一個看護孩子,用手機錄制抽搐時的視頻,等醫生來時可以便于診斷。

            在驚厥時,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自主呼吸不要受到影響。如果強行按壓、搬動、搖晃,反而容易導致孩子氣道不順暢。讓孩子的頭側向一邊,如果有口水、分泌物等,可以沿著嘴角外流,就不會倒流堵塞氣道。

            如果孩子抽搐時間短,在撥打120前已停止抽搐,家長也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讓醫生評估病情,排除引起抽搐的其他因素。

            家庭退熱:

            退熱藥與復方感冒藥不能一同使用

            南方日報、南方+:有哪些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

            張曉:首先應該讓孩子多喝溫水,補充水分。還可以用32℃到35℃的溫水擦拭孩子的身體,不必全身大面積擦,而是重點擦拭頸部、腋下、足部、腹股溝等皮膚的皺褶處。擦身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10分鐘左右比較合適。

            有的家長會有誤區,在孩子發熱的時候喜歡給孩子穿得很多,想要捂汗。其實,環境溫度太高不利于孩子散熱,還有可能引發體溫持續升高。所以適當穿衣服、控制好環境溫度,才有利于退燒。也有的家長相反,通過喝冰水、冰塊降溫等方式給孩子降溫,但突然的冷刺激,也不利于退熱。家長可以使用退熱貼,放在額頭、太陽穴、腋下等地方幫助降溫。嬰幼兒皮膚敏感,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發癢等情況應及時停用。

            南方日報、南方+:兒童可以使用哪些退熱藥物?哪些藥物要注意不能一同使用?

            張曉:除了物理降溫,使用退熱藥也是家庭常用的方法。兒童退熱藥推薦使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不推薦兒童使用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藥物。要注意的是,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不能聯合使用,否則會導致藥物過量。此外,這兩種退熱藥,也不要和復方感冒藥一同使用。因為很多復方感冒藥中,也含有這些解熱鎮痛藥物,如果聯合使用也有可能導致藥物過量。

            疾病預防:

            勤洗手、戴口罩要保持

            南方日報、南方+:秋冬季節,有流感疊加新冠的風險,海外一些國家也出現了兒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者增加的情況。應該如何辨別?如何預防?

            張曉: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導致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傳染病毒,多發于2歲以內嬰幼兒。感染這個病毒后,發熱不是最突出的癥狀,而是咳嗽、痰鳴、喘息等更常見。這個病毒有一定的季節流行性,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有一定自限性,家長不要太擔心。但如果孩子出現高熱不退、食欲不振等情況,要盡快就醫。

            流感也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癥狀表現上和新冠病毒感染相似。如果兩種病毒感染疊加,可能出現癥狀加重,如體溫波動、高熱不退、呼吸道癥狀更明顯等。在治療上,都是以對癥治療為主,流感也有特效藥物可以使用。如果擔心流感風險,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

            在發熱門診,在這些病毒高發的季節,醫生一般會給患兒做血常規,對身體狀況做評估。如果懷疑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也會做咽拭子檢測。在預防上,呼吸道疾病都差不多,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南方日報、南方+:對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患者,如何救治?出院后要注意什么?

            張曉:兒童患者大多數是輕癥,在治療上以對癥治療為主,如積極的退熱處理、及時補液等,大部分患兒很快就可以恢復過來,家長不需特別擔心。

            出院后,需要7天居家健康監測,并在第4天、第7天進行核酸檢測,如果都是陰性,可以解除健康監測。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周穎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南方日報 發熱門診 熱性驚厥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