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王舒慧
圖/羊城晚報資料圖
近日,感染新冠后導致的癥狀,特別是“二次感染”甚至會誘發肺炎的情況引起了廣大市民的關注。
(資料圖)
為什么會“二次感染”?為什么感染后引發肺炎或心肌炎?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顏文森。
問:市民說的“復陽”跟“二次感染”有什么區別?
答:
一般來說,“復陽”指感染者癥狀基本消失,核酸檢測、抗原檢測顯示陰性之后,再次檢測發現又“陽”了。一般認為,此時檢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沒有明顯癥狀和傳染性,對正常生活也沒有影響。
而“二次感染”則是指新冠感染已經徹底康復了,但又發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當前發表的研究指出,“二次感染”是距離初次感染90天以后再次被檢測到的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即患者完全康復后再次被感染。通常是有癥狀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較低,病毒載量較高,有傳染性。
總的來說,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復之后,可以獲得3至6個月以上的保護力,在這段時間內發生“復陽”和“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較低。
問:有的人只是上呼吸道感染,有的人卻因為新冠感染而患上了肺炎,這是什么原因?
答:
人類感染病原體以后,是不是會發病,以及發病的嚴重程度,是由病原體的數量和毒力以及人體的免疫力這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發展以及預后,都和人體的免疫系統好壞密切相關。機體要真正地將新冠病毒清除干凈,依靠的是自身的免疫系統。
目前,奧密克戎感染主要局限在上呼吸道,很少有病變蔓延到肺部,危害性和之前相比大大降低。但有些人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后,發熱、全身酸痛的癥狀非常明顯,與流感相似,甚至出現肺炎的情況。
大多數年輕人表現為輕癥,正是因為他們的肺部上皮細胞狀態較為良好,對病毒入侵的天然反應迅捷有效。他們的免疫細胞功能完整、良好,即便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可能沒有臨床癥狀或者癥狀非常輕微。如果老年人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時,其免疫系統功能薄弱,抵御病毒的能力更差,更容易出現肺炎的情況。
問:為何有的人新冠感染康復后之后,卻又得了心肌炎?
答:
心肌炎可由感染(如病毒、細菌或真菌)或非感染因素(如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臨床上,心肌炎多數由病毒感染所致,即便是普通感冒也可以誘發。
和其他病毒感染一樣,奧密克戎感染后有一定的概率誘發心肌炎,它通過三種途徑誘發心肌炎:①病毒對心肌細胞的直接損傷;②炎癥細胞向心肌細胞遷移并誘發局部炎癥;③由于全身炎癥引發自身免疫系統過度激活而損傷心肌。
但心肌炎通常發生在病毒感染后期或1-2周后,這和病毒相關免疫反應有關。如果已經感染病毒并累及到心肌,在此情況下仍進行劇烈運動,容易使病毒性心肌炎加重,或造成心肌不可逆的損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