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應對新冠增強免疫力,少不了這些營養素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林惠芳 田爽


            (相關資料圖)

            圖/羊城晚報資料圖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全國各地陸續迎來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除了戴好口罩、接種疫苗、做好手衛生等個人防護外,也在拼個人“免疫力”的時候了!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醫師夏燕瓊指出,一般來說,呼吸道病毒,多為自限性的,即感染病毒后,人體可啟動自身的免疫系統,調動免疫細胞去“戰斗”:如果自身免疫力夠強大,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消滅這些病毒,那么癥狀也就輕一些,病程也就短一些;而如果自身體質差、免疫力弱,戰斗力不足,那么癥狀往往就會重一些,甚至還有可能會引發或加重舊疾。

            因此,疫情之下,大家需要特別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俗話說,“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免疫系統也是如此。夏燕瓊表示,充足的營養攝入,對保證自己的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們要怎么吃,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免疫力呢?

            優質蛋白質——免疫器官的主要構成部分

            蛋白質不僅是構成機體的基本成分,也是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的主要構成成分,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就有可能會造成抵抗力的下降。

            那么,如何更好的保證日常的蛋白質攝入量呢?

            夏燕瓊說,“動物性食物如魚、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植物性食物大豆及豆制品,都富含優質蛋白質。對于孕婦、兒童和老人這類特殊人群來說,建議每天能有300-500克奶及奶制品,成年人也建議每天飲奶,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態奶。”

            日常飲食中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量要適量,成年人平均每天120-200克,相當于每周吃蛋300-350克,吃雞蛋不棄蛋黃,每周最好吃魚2次或 300-500克,適量選擇富含n-3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如三文魚、金槍魚、帶魚、小黃花魚等,每周吃畜肉類300-500克,少吃深加工肉制品、煙熏和腌制肉制品及肥肉,每天吃大豆和堅果25-35克。

            維生素——抗氧化、抗病毒

            維生素是一類在人體內的含量極少,但參與了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等作用,是維持機體代謝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營養元素。夏燕瓊指出,除了維生素D可經日照合成,維生素K、B6能由腸道細菌合成少量外,絕大部分維生素人體不能自身合成,主要依靠食物獲得。

            (1)維生素A:維生素A不僅是保護視力的關鍵營養素,而且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另外,有報道稱,維生素A可以維護呼吸道黏膜上皮組織的完整性,抵御病毒入侵,當兒童或成人維生素A缺乏時,感染呼吸系統傳染病的概率會隨之增加。

            夏燕瓊指出,維生素A多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動物的內臟(其中以肝臟的含量最高)、魚肝油、魚卵、全奶、奶油、雞蛋等。值得注意的是,動物肝臟中雖然維生素A含量豐富,但是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每周吃1次,每次50克左右就能補充所需的維生素A。

            平時適當食用一些富含胡蘿卜素的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西蘭花、菠菜、空心菜、芹菜葉、豌豆、胡蘿卜、薺菜、西紅柿、辣椒、芒果、杏子、柿子等。一般來說,如果每天能吃到一個雞蛋、適量瘦肉和深色蔬菜水果,也就基本能滿足維生素A的需要。如果吃的少,明確有缺乏的,也可遵醫囑適當補充維生素A補充劑。

            (2)維生素D:約90%以上的維生素D是要靠人體皮膚經日曬后合成的,它可以促進鈣的吸收,維持骨健康。同時,維生素D是一種免疫調節劑,可促進先天免疫,有助于維持或增強機體對感染的防御功能。平均每天接受日光照射10-20分鐘,所合成的維生素D基本上能夠滿足身體的需要。如果近期戶外活動少,日照不足,建議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400IU/天。

            (3)維生素C:對感染性疾病而言,當體內維生素C缺乏時,機體抗感染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當機體處于感染狀態時,其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也會增加。

            因此,建議日常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推薦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鮮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1/2以上),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00克的新鮮水果。如果能做到這樣,基本上就可以滿足體內維生素C的需求量了,一般來說無須刻意額外補充維生素補充劑,如果日常的果蔬確實吃得比較少的,可以適當每天補充100-300毫克即可。

            (4)維生素E:是機體內主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劑,不僅可以清除自由基,還可以阻止脂質過氧化的形成,因此認為維生素E有增強免疫力的功能。維生素E的主要食物來源:堅果、麥胚、豆類及油脂。

            水及礦物質——調節體溫、對器官有保護作用

            水是保持細胞形狀及構成人體體液必需物質,參與新陳代謝,調節體溫,并對器官、關節、肌肉、組織起到緩沖、潤滑、保護作用。夏燕瓊提醒,一般情況下,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建議少量多次,飲白水或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更不能用飲料代替飲水。

            另外,當身體活動強度較大、運動時間長、發熱、出汗較多時,需酌情補充電解質及增加飲水量。可以在有發燒等感染性疾病期間,適當吃一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等。

            另外,肉類食物吃得不夠,出現鐵缺乏或缺鐵性貧血后,人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因此,平時要注意紅肉的攝入,每周再吃1-2次豬肝、豬血、鴨血等含鐵豐富的食物,注意預防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若已出現貧血,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鐵劑的適量補充。

            總之,做好防護的同時注意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增強身體素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一般來說 免疫細胞 羊城晚報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