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深圳大學總醫院
(資料圖片)
確診一例罕見的黑熱病
該病在我國主要流行區已基本消滅
廣東此前也鮮有此類病例的報道
連白血病都查了
最終確診為黑熱病“剛開始以為是感冒,后來新冠、甲流,甚至連白血病都查了,也查不出病因。”75歲的陳老伯表示,他上個月到深圳看望兒子時出現發燒癥狀,抗生素、抗菌藥物治療不見效果,且高燒持續不退,最高燒到39℃。
轉入深圳大學總醫院后,醫生為其進行高通量二代測序(NGS)和骨髓穿刺檢查,最終確診為黑熱病。什么是黑熱病?
黑熱病是一種由
利什曼原蟲感染引起的傳染病。
這種病比較罕見,
所以極易誤診、漏診。
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
大多數在1-2年內因并發其他疾病而死亡。
深圳大學總醫院檢驗科主管技師楊禮介紹,黑熱病潛伏期一般為3-6個月,主要表現是發燒,還可能有肝脾淋巴結腫大。如果感染得比較重,有些患者皮膚會變黑,所以稱之為黑熱病。幸運的是,患者對癥治療痊愈后,可獲得較持久的免疫力,只有極少數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會再次復發或感染。據介紹,該病在我國的主要流行區已基本消滅,2019年中國黑熱病發病率僅為0.0108/10萬。
為什么會感染黑熱病?醫生介紹,黑熱病的傳播媒介是白蛉,白蛉叮咬患有黑熱病的病人、病犬以及某些野生動物后,即可感染利什曼原蟲。當帶蟲的白蛉再叮咬人時,人就會被感染。
據陳老伯自述,去年春節到今年年初,他至少到過4個省份:陜西、山東、河南、廣東……每到一個地方,基本上都會待1到5個月,探望親友、旅游、度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10月期間,他回過老家河南安陽一處太行山腳下的深山中。那里的村子蚊蟲出沒,他每天出去“遛彎”,每天至少被叮咬十余次。
深圳市疾控中心流調員推斷,陳老伯很可能是在老家河南安陽染上了“黑熱病”。
因為河南安陽近年來曾報道多例本地黑熱病,去年9月,那里的白蛉成蟲正好處于“活動季”。而白蛉,正是傳播黑熱病的“二傳手”。
所幸發現及時,經過對癥下藥,目前陳老伯恢復情況良好。
黑熱病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孔東鋒表示,目前黑熱病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做好個人防護是很重要的。白蛉主要在5~9月份進入活躍期,這個期間市民要盡量避免前往白蛉活躍區域或者有黑熱病報告地區。如果一定要去,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例如在房間使用紗窗和蚊帳、噴灑滅蚊劑等。
白蛉在中國分布很廣
醫生提醒
白蛉在中國分布很廣
主要傳播媒介中華白蛉
在長江以北一帶活躍
長江以南罕見
我國這些地方都有報告過黑熱病
▼
甘肅、四川、陜西、山西
河南、河北、新疆、內蒙古
如果你近期去過這些地方
被白蛉咬過
并且出現持續不斷的發熱
脾腫大、貧血等癥狀
記得及時就診!
來源:廣州日報、廣東發布、深圳特區報、深圳市疾控中心、第一現場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