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剛做投資的時候,常常會碰到這樣的事情,買入某只股票之后,又覺得那只股票好,要么就帶來內心的煎熬(而且遲早會騷操作),要么就因為頻繁切換股票而邁向虧損。
也就是持股的時候總是吃著碗里看著鍋里,最后的結果則是“餓在肚里”,很容易就虧損了。
【資料圖】
那么為什么還想要“看著鍋里”呢?
一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這一點很好理解,欲念過于強烈,以致于昏了頭腦,自然希望的是“不做選擇,全部都要”,欲望并不是說不好,在某種層面上可以說是人們活著的證明,只是過分、過急的欲望表現會讓我們迷失自己,漸漸地就會導致自己忘記初心、忘記理智、忘記思考,讓人“飛揚浮躁”。
二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人們內心常有這么一種傾向,就是對自己求而不得的人或事念念不忘、牽腸掛肚,而對自己所擁有的則習以為常、不知道珍惜,這樣的傾向反映在股市上,則是總覺得自己的股票會跌,而認為自己沒有買的股票會大漲。
三是隨聲附和,指鹿為馬。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羊群效應,當周圍的人都買股票的時候,也想去買股票;當周圍人都談某只股票的時候,也想去買這只股票;當周圍人都不談論自己的股票的時候,就心里七上八下、沒有底。
四是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堅定的持股常常建立在對人性、市場以及對投資標的的深度理解的基礎上,如果對于某個很小的點,稍微了解幾分,就貿然地到處做復讀機,或者以此為理由進行買賣,則其結果可想而知。當然,要做深度研究,是一件需要下功夫的事情,首先要想去做、有誠意,此外還需要正確的方法和量的積累。
五是妄自菲薄、自怨自艾。體現了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的問題,缺乏自信基本上在任何領域都難以做得突出,永遠是一個跟隨著,而且還跟不好(當然,沒有人在任何領域都毫無自信)。投資領域信心很關鍵,不然可是寸步難行。
只是理解“信心對于金融行業運作的作用”也同樣重要,市場的大幅上漲離不開公眾的信心驅動,而市場的持續下跌也與公眾信心低迷有關。
知是為了行,一個點一個點的理解,也是為了今后能夠更好地行動,避免內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波動,有時候內心些微的波動會帶來不可承受之重。(作者:妖刀鬼徹 逸柳投研筆記 )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