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當前簡訊:秦創原總窗口建設加速“由勢轉能” 企業倍增 項目落地 政策完善


            【資料圖】

            近日,記者從西咸新區融媒體中心獲悉:兩年來,秦創原總窗口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主體,分別增長5.9、2.8、2.1倍,培育“專精特新”企業37家,同力重工、源杰半導體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秦創原生態日趨成熟,秦創原現象、秦創原模式日益顯現,總窗口建設加速“由勢轉能”。

            西咸新區著眼激發高校院所成果轉化內生動力,制定“三項改革”“先使用后付費”落地承載專項辦法,籌建陜西技術轉移學院,與高校共建17個科轉平臺,落地企業425家。在“三器”和“三個大市場”建設方面,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已入駐10個高校院所科轉平臺、40余個項目;人才大市場引進高層次人才253名、創新創業人才2.2萬名,資本大市場建成秦創原“四貸”服務站,設立20只基金總規模達110億元;發行89款科技金融產品,投放貸款8億多元。在創新生態營造方面,西咸新區建成934萬平方米科創載體,完善“1+N”政策體系,構建“1+5+N”科創服務體系,發布全省首個科創服務標準。

            西咸新區深化協同創新,發揮“總統籌、總牽引、總服務、總示范”功能,咸陽、寶雞等6地飛地孵化器落戶總窗口,漢中經開區等17個協同創新基地揭牌,19家省屬國企科技型子公司入駐國企創新中心。

            西咸新區將當好秦創原建設主攻手,重點實施7大行動:“兩鏈融合”創新行動,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支持國有企業開放創新、引進民營高科技企業研發中心;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打造開放式實驗室群落、開展科技成果精準挖掘、用好“三項改革”機制及打造西部科技創新港科技成果轉化“試驗田”;科創企業孵育行動,推動孵化平臺提檔升級、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倍增、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推進瞪羚企業“躍遷”及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硬核產業促進行動;創新人才會聚行動;創新生態營造行動;全域創新協同行動。(記者 侯燕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