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教師的道德情操對學生的影響(教師的道德情操)

            1、□ 蒲大勇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人格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


            (資料圖片)

            2、”其實,教師人格很大程度上是指教師的專業情操。

            3、所謂教師的專業情操是教師對教育教學活動帶有理智性的價值評價的情感體驗,它是構成教師價值觀的基礎,也是教師個性的重要構成因素。

            4、 教師的專業情操包括專業理智感、專業道德感和專業美感。

            5、專業理智感是指教師在教學、科研等理智活動過程中認識、探索、評價教育規律時產生的主觀情感體驗。

            6、專業道德感是教師根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對自己或他人的言行、舉止、思想、意圖進行感知、比較、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

            7、專業美感是教師根據自身的審美需求和審美標準,對教師的專業活動和教育的基本要素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

            8、 教師的專業情操對教師自身、對學生、對教師職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9、對教師本人來說,高尚的專業情操具有“樂于主動創造”之功能,從而使其在愉悅中感受職業生命,在主動中促進專業發展,在創造中完善教師生存的情感之維;對學生來說,在師生的交往過程中,教師高尚的專業情操能夠陶冶學生的性情,塑造學生的人格,激勵學生對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對教師職業來說,它是教師職業美好形象的展現,通過教師在職業活動中體現出的專業意識和職業尊嚴提高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從而促進教師職業向專門職業轉化。

            10、 當前教師的專業情操如何呢?近期,筆者主持研究了一項教師專業發展的省級課題。

            11、研究表明,當前教師專業情操的發展處于低迷狀態。

            12、進一步分析發現專業情操低迷主要表現在:學習興趣低迷,求知欲喪失,創造意識枯萎;對自我專業的功能和作用缺乏理智而深刻的認識,職業的光榮感和自豪感不強;歧視后進生,師愛施予缺失,體罰、變相體罰時有發生;不少教師還處于“教書匠”式的生存狀態,不能發現蘊藏在教師專業活動中的美,難以感受到付出與收獲后的愉悅,也沒有體驗到教師職業生命的真諦。

            13、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諸如教學環境、評價制度、職業聲望等,也有自身原因,比如,內在修養、價值觀、人生觀以及自我意識等,原因眾多,也很復雜。

            14、但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歸根結底還是教師自身的原因。

            15、那么,呢? 一是在教學研究中提升專業理智感。

            16、對于教師的工作,有人說“備課是一種策略研究,上課是一種臨床研究,聽課是一種比較研究,評課是一種診斷研究,反思是一種經驗研究,學習是一種能力研究”,所以,教師的工作過程就是一個研究的過程。

            17、研究能夠使教師產生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

            18、事實上,研究是一種探索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發生多源自于教師實際教學困難的激發和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需求。

            19、當教師通過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及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在探索活動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夠有效化解教師本人或他人在教學上遇到的困難時,教師便會產生愉悅的心理體驗,感覺自己的潛力得到了挖掘,能力得到了展現,從而獲得“自我實現”的心理滿足感。

            20、可以說,教學研究為教師的職業生命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其充滿活力、綻放光彩,教師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產生了豐富的專業理智感。

            21、因此,教師要善于研究、樂于研究,把日常化的教學研究作為研究的重要方式,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提升專業理智感。

            22、 二是在關愛每位學生中提升專業道德感。

            23、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經說:“教育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

            24、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感情,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25、”當然,沒有愛也就沒有教師的專業道德。

            26、教師的一切專業道德行為或思想,都是以關愛學生為前提和基礎的。

            27、關愛學生是教師道德之樹的根基,一個不懂得關愛學生的教師是毫無專業道德感可言的。

            28、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不能僅停留在知識層面,要超越知識的關懷轉向生命的關懷。

            29、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解決困惑,點亮他們心中的希望,使其勇敢、自信、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30、教師在給予師愛的過程中,不僅換來了學生的茁壯成長,也獲得了自身專業道德境界的升華。

            31、 三是在專業審美中提升專業美感。

            32、“在教育活動中重要的是使魅力激起積極的審美情感,這種審美情感能最充分地促進教育客體和主體的兼容性。

            33、”教師只有深刻地體會到教育過程的美、學科的美、學生的美,才能充分地享受教育工作的快樂。

            34、為此教師要做到:第一,感知專業美,在學生專心聽課時凝神的表情、回答問題時自信的語調、百思不得其解時緊縮的眉頭中感知教學對象的美;在語文學科中文質兼備的文學作品,數學學科中嚴密精妙的概念、公式和定理中感知人類智慧的美;在師生眼神的會意、學生的日益進步中感知教學過程的美。

            35、第二,欣賞專業美,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欣賞學生的進步、自己教育教學成功帶來的喜悅,欣賞蘊藏在學科知識中的生活體驗和人文意義,領悟到教師職業以及各種教育活動的價值真諦和人生哲理,進而使自己的心靈得到自由的伸展,精神境界得到升華。

            36、第三,創造專業美。

            37、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新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探究、合作、自主等學習方式;科學地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站在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高度,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開發學生的智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素養。

            38、(本版插圖:盛凱)。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