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立方米的水體,遠海梭子蟹布幼98.18萬尾,經14天的培育,一期仔蟹46.77萬尾達到2.32公斤,育苗成活率為47.64%,大大超過蟹類育苗成活率10%的行業水平。”6月17日,在寧波大學海洋學院和寧波大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行的遠海梭子蟹工廠化人工育苗技術現場驗收會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象山縣攻克了遠海梭子蟹工廠化人工育苗技術,并一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這在浙江省海水蟹種苗繁育行業尚屬首次。
驗收會上,由寧波大學海洋學院院長、教授王春琳,浙江萬里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教授焦海峰,縣漁業局副局長、正高級工程師劉長軍,象山藍尚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伊祥華等組成的專家團,通過察看遠海梭子蟹育苗生產記錄、育苗池、抱卵母蟹,測量仔蟹的重量、密度和成活率,聽取育苗技術匯報,一致同意該項科技成果通過評審。
(資料圖片)
遠海梭子蟹,因外觀造型花里胡哨,俗稱“花蟹”或“蘭花蟹”。它為暖水性蟹類,生活較深的沙質或泥沙水域,主要靠自然捕撈,人工養殖極少。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及海南島等沿海。近年來隨著捕獲強度越來越大,“蘭花蟹”在市場上日漸減少。
大勝生物是縣供銷聯社引進、縣科技局重點支持的科技創新型水產企業。創始人韓勝明讀研期間學習了大量蟹類育苗和養殖知識,并通過實踐熟練掌握了育苗技術,同時了解了南方沿海蟹類養殖主要受困于優質苗種短缺的行業現狀。他研究生畢業后,緊盯遠海梭子蟹、三疣梭子蟹育苗育種與養殖方面的技術瓶頸,與寧波大學海洋學院專家一起合作研究工廠化苗種繁育技術。
經過不斷試驗摸索,克服水質、餌料、病害等困難,這幾天“蘭花蟹”幼蟹已經蛻殼變態整齊,“待字閨中”。寧海天葵家庭農場的詹天葵,是首位嘗試養殖“蘭花蟹”的養殖戶。老詹從16歲就開始養蟹,目前已經有30多年的養殖經驗。“聽說‘蘭花蟹’生長快、發病少,我已經專門準備了30畝養殖塘,今天運走30萬尾嘗試一下。”詹天葵說,如果養殖成功,這批“蘭花蟹”國慶節前后就能收捕,并向在場專家發出邀請,屆時到他農場嘗鮮。
蟹類苗種育苗時間長、見效慢,企業鮮有嘗試。王春琳對這種校企合作、產學研協作的模式給予贊賞。“在科技項目支持下,通過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不僅促進了梭子蟹產業發展,還帶動了人才培育。”王春琳說,當前寧大海洋學院有好幾名博士和碩士在大勝公司,一起合作研發,進行“蘭花蟹”育種技術攻關,期待日漸減少的美味能早日大量“爬”上市民餐桌。
來源:象山縣傳媒中心
作者:夏超明
一審:應霞艷
二審:方子龍
三審:趙菊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