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平臺上的“陪拍”廣告
不用手把手教男朋友拍照,最后的成片還被氣個半死;不用擔心跟閨蜜“搶”拍照的時間和角度;不用再擔心自己一個人出游,想拍美照只能是大頭貼……據媒體報道,最近,一種名叫“陪拍”的新生意在年輕人間興起。什么是陪拍?顧名思義,就是陪伴加拍照的組合——他們不僅能夠陪玩,幫忙介紹景點、規劃拍攝路線,而且負責全程的拍照記錄,還幫忙修圖,提供一組旅游大片,充分滿足顧客的拍照需求。
(資料圖片)
一種新生意有沒有市場,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有沒有需求,二是它值不值。以我個人的理解,“陪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陪拍”走俏,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現在很多網紅受歡迎,他們有很多的拍攝需求,“陪拍”市場主要即在于此。這種推測當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些片面。在我的印象中,很多網紅本身就擅長攝影,或者身旁會安排專門做攝影的工作人員,這無關網紅的排面,而是基于現在自媒體運營的特性——如今自媒體對照片或者視頻的要求越來越細致,你不可能指望“陪拍”來承擔所有的攝影及后期工作。
換句話說,站在網紅們的角度看,“陪拍”多少有些雞肋,尤其是,如果要長期經營一個自媒體,那就不能指望依靠“陪拍”來滿足你的攝影需求。
倒是普通消費者對于“陪拍”的需求可能相對較高。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一家人想拍一組水平高一些的照片,如果是自己拍通常勉為其難,沒有專業技術照片質量自然沒有保障;而如果是去照相館呢,場景又過于單一,拍攝技巧和風格相對固定,不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而且照相館收費相對較高。最好的選擇當然是請有攝影技術的朋友幫忙拍,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來滿足需求,這樣一來,能獲得質量較高的照片,而付出的成本又相對較低。
過去大家習慣于在自己的社交圈找人幫忙,可每個人的圈子未必都有這樣合適的人選,導致溝通成本相對比較高,于是很多時候這樣的需求就被壓制。如今自媒體興起,人與人的溝通成本大大降低,市場上有很多的靈活就業者,他們挖掘各種小眾需求,而且不是依附于企業,工作時間很有靈活性,能夠提供高質量的臨時性服務。這樣一來,“陪拍”一下子成為一種生意,舊需求就很好地得到了滿足。
看起來是一個新“工種”,不過,要將它歸類的話,“陪拍”完全可歸為如今很多人所熟悉的“跑腿”。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地方完成相應的工作,只是,過去印象中的“跑腿”門檻很低,而“陪拍”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項有點技術含量的業務,做這種生意,你要有較高的攝影水平,必須讓客戶對作品感到滿意,類似的生意才可能做得長久。
我不知道現在的“陪拍”業務到底結構如何,到底是網紅們的需求高,還是普通消費者的需求高,不過可以確定,如果這種生意慢慢做大,并且逐漸受到市場認可,相信會有很多普通人嘗試接受這種服務,因為它實在太對人的胃口了。一群朋友外出游玩,花百元左右雇一個“陪拍”,就可以滿足大家各種打卡需求,想想真的挺劃算的。
今年“五一”期間,“代排隊”業務興起,如今“陪拍”又逐漸走俏,本質上這些生意的模式是一致的。在這個就業生態逐漸演變的年代,很多的靈活就業者,都進入“跑腿”的隊伍,區別在于,有的人是純跑腿,幫那些時間成本較高的消費者完成諸如排隊這樣的生活小事;而有的人則在“跑腿”過程中尋求附加值,就像“陪拍”那樣,為消費者提供價值相對較高的服務。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