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貴州銅仁:織就保護立體網 守護“地球獨生子”

            從蜿蜒山間的生態廊道到拔地而起的科研救助基地,從密林中的智能監測點到村民自覺守護的行動,貴州已織就“科研監測、基建保障、社區協同”的立體保護網絡,守護著“地球獨生子”黔金絲猴。

            圖為生活在梵凈山的黔金絲猴。(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盛夏時節,在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82平方公里的核心區茂密林海里,活躍著全球僅存約850只的黔金絲猴身影。這群被譽為“地球獨生子”的珍稀生靈,在海拔600米至2200米的森林帶自在穿梭,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它們提供了“休養生息”的好地方。

            圖為梵凈山。李鶴 攝

            地處梵凈山腹地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紫薇鎮豆湊林村,其周邊密林之中生長著四照花、野鴨椿、獼猴桃等野生水果和植物,成為黔金絲猴頻繁活動的關鍵區域。為減少村民活動干擾,梵凈山管理局紫薇管理總站借生態廊道建成之機,深入村莊宣講黔金絲猴習性及保護知識。

            “生態廊道建好了,大家更要積極保護,進山不帶火,不砍伐,守護好梵凈山的生靈。”梵凈山管理局紫薇管理總站站長張金發在一次次入戶講解中傳遞著守護的責任。

            2024年,印江自治縣啟動黔金絲猴生態廊道建設試點項目,該項目是由貴州省林業局主管、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實施的一項重要生態保護工程。項目已種植食源植物9925株,修復水源地,布設紅外相機126臺及監測樣線18條,覆蓋6400畝區域。

            印江自治縣林業局林政資源管理站負責人游云軍介紹,廊道建設嚴守“生態、科學、適度”原則,未來將強化設備維護與監管,避免人類活動驚擾猴群安寧。

            圖為黔金絲猴。李鶴 攝

            保護不止于野外。在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黔金絲猴研究中心內,中心副主任楊偉密切關注著每一只黔金絲猴的狀態。目前中心共有8只黔金絲猴,2023年從北京回來的雌猴“閱閱”在寬敞籠舍中敏捷跳躍。

            “我們優化種群結構,比如將黔金絲猴‘黔寶’和‘團團’合籠飼養,促進它們培養感情,為下一步繁育打下基礎。”楊偉介紹,中心已完成人工種群全基因組測序并建立遺傳資源數據庫,為科學繁育增添關鍵砝碼。

            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還在黔金絲猴核心棲息地建成現代化監測網絡,含91套視頻監控、460余臺紅外相機、10個氣象站等設施,實時采集20余項環境因子數據,140余名護林員結合無人機巡護。技術加持下保護成效顯現,截至2025年6月,野外已成功救助黔金絲猴4只及其他野生動物300余次。

            在銅仁市江口縣太平鎮,總投資超4600萬元、建筑面積4329平方米的黔金絲猴拯救保護與野生動物救助工程建設項目已進入驗收倒計時。該工程包含動物救助中心、P2實驗室及生態修復示范區,配置麻醉監護儀、動物專用DR等專業設備66套,形成集傷病救治、野化訓練、科學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保護平臺。

            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石磊透露,基地即將開展大規模生態修復,精選40余種樹種實施“喬灌結合、常綠落葉搭配、速生慢生協同”的綠化策略,特別在外圍種植高大喬木與竹林構建隔音屏障,為猴群打造寧靜家園,預計2025年底投入使用。(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牙縫大修復多少費用 千金藤是什么植物 二胎前的準備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