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蕾觀察】
【資料圖】
本報記者 車晉彧 朱瀚墨
“打開心靈的窗戶,讓陽光透進來!”5月25日,蘇州滄浪教育集團草橋實驗小學的同學們三兩成群,分享疏解煩悶的“小訣竅”:保持三秒微笑、一口深呼吸、投擲紙飛機、溫暖抱抱,回憶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細節。
“5·25”——“我愛我”,這天是全國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日,同時拉開了蘇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傳月”主題活動的序幕。我市將持續通過名師引領、家校共育、健全服務網絡、落實課程等方式,聯動關注未成年人的各類心理狀態,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織密心理“防護網”。
[兒少憂心事]
孩子情緒變化“被看見”
多名中小學生在接受采訪時說,偶然的考試失意會導致情緒波動,主要是擔心被批評、被嘲笑;但很多時候又發現,自己似乎有些多慮了。
在最近的一次英語演講比賽中,5年級同學何煜菡因為緊張忘詞,導致成績不佳,擔心會被媽媽責備。但走出賽場后,媽媽鼓勵她,演講稿寫得很好,前期準備也亮點頻出,參賽的主要目的已達到,結果如何并不重要。何煜菡很快就調整好心態,以更大的熱情投入英語學習中。
去年9月,草橋實驗小學語文老師王莉琴發現,班上有位同學經常無故拖延作業、時不時喊肚子痛、愛哭又不愛表達。結合其他多種表現和醫院檢查結果,王莉琴敏銳地意識到,孩子可能存在焦慮情緒。她馬上與班主任聯系,與家長溝通。意識到情況嚴重,家長馬上把孩子帶到??漆t院檢查,原來孩子有抑郁傾向。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心理問題被家長、老師、醫生“看到”,科學的認知引導方式日趨受關注。據了解,在市廣濟醫院兒少精神科,2017年接診量在5000人次左右,2022年達到23000人次;按照今年1至5月的數據來推算,預計全年將達到28000人次。市廣濟醫院兒少精神科主任、主任醫師朱峰表示,孩子們的就診情況主要有抑郁、焦慮、拒學、社交障礙、違抗叛逆,以及抽動癥、多動癥、孤獨癥、精神分裂等,程度輕重不等。
一起投擲紙飛機,讓心情變得明媚起來。 記者 車晉彧 攝
[內心誰能懂]
獨立依賴并存“矛盾體”
王莉琴曾在滄浪教育集團從事多年德育工作,她認為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拔節孕穗期”,心理發展錯綜復雜。她分析說,孩子們一方面追求成人感,具有獨立性意向。但在現實生活中,依然有較強的依賴性,這與獨立性意向出現矛盾。在這種心理擠壓下,他們可能表現出“只要求被愛而又不會愛別人”。此外,孩子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被社會事物所影響。沉迷手機、游戲等,容易接觸到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造成自我封閉。這些都會給青少年稚嫩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臨近期末,西交利物浦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學生李藝琳與同學一起,制作了一套心理裝置藝術作品。作品中,撕裂的小熊、千紙鶴折紙、畫板等,通過一根根細線,系在一個盒子中的小人身上。“在成長過程中,青少年的情感需求、自身喜好有時會不被尊重,他們只能與玩具、折紙等為伴,尋找寄托。”李藝琳說,她在與同學的溝通中,發現這些問題不僅曾出現在自己的成長中,眼下依然客觀存在。大家希望通過藝術表現形式,呼吁社會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幫助青少年疏解負能量。
“家庭環境和家庭關系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建設影響十分深遠。”西交利物浦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助理教授莊茜認為,不少青少年雖然在成長過程中吃穿不愁,但在她的教育教學中,能感受到他們身上都背負著家庭過大的期盼,很容易讓他們喘不過氣。莊茜認為,心理裝置藝術作品,既是同學們對社會的呼吁,也是他們自己內心情緒的直觀體現。
[家校醫聯動]
共為暖心教育“探辦法”
5月25日,市教育局、市文明辦聯合主辦的蘇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傳月”啟幕,主題為“陽光潤心,快樂成長”。為期1個月,我市將集中開展“陽光使者”空中舞臺、“考生陪伴”心理賦能、“親子957”父母課堂、“劇說人生”心理劇場、“成長心坊”教師沙龍、“特色心育”案例評選等活動,向學生傳遞心理健康知識,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為全市各中小學進一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造堅實的基礎。
草橋實驗小學校長項軍認為,“家長開放日”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橋梁,“面對面”溝通機會不多,學校要牢牢抓住,將學生的心理關懷放在首位。“過度的批評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批評應該適度且具體,旨在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指導他們改進。”他建議老師、家長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以鼓勵和引導為主,減少無益的批評。在學?;蛏缃粓龊?,學生間可能有嘲笑或排擠行為,他提醒,這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羞恥感,影響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他提醒,不管是參與者還是當事人,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并制止不良行為,家校攜手,引導孩子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生物學因素不可控,而可控的環境因素值得大家一起去努力。”朱峰從兒少精神學角度給出建議:給孩子一個寬松的家庭氛圍,能夠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只關注孩子的成績,對于抗壓能力較弱的孩子,可適量降低孩子的學習強度。“學校的心理老師可通過專業知識,早發現、早干預,及時跟家長聯系,做到家校結合,隨時關注孩子的動態變化。”朱峰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