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寶 珠 來源|鹽財經 ID|nfc-yancaijing
一位前特斯拉車主,在駕駛特斯拉發生了嚴重的車禍后,代言了另一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這件看起來充滿戲劇效果的事情,真實發生了。
(資料圖片)
6月6日,小鵬官方宣布,林志穎成為小鵬G6“品牌智友”。
宣傳視頻中,林志穎身穿帶有小鵬logo的賽車服,在賽道上駕駛小鵬即將預售的轎跑SUV“G6”。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則在微博上表示,林志穎試駕的反饋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2023年6月6日,董事長何小鵬轉發品牌的官宣微博并對林志穎表示歡迎
有媒體評論,此次小鵬邀請林志穎當代言人,頗有“硬剛特斯拉的味道”。眾所周知,去年7月,林志穎在駕駛特斯拉時撞上路中央的汽車分隔島,導致顏面骨折、肩膀肱骨粉碎性骨折。他所駕駛的特斯拉在碰撞后起火,車的前半部分被燒為灰燼。
不過,考慮到小鵬如今面臨的局面,請代言人倒不像是挑釁之舉,更像是危機關頭的奮力一搏。
G6,全村的希望
在官宣林志穎成為代言人當天,小鵬汽車股票報收33.85港元,上漲1.8%。
在歌手、演員之外,林志穎的專業賽車手形象同樣深入人心。有兩百多萬微博粉絲的車評人“DannyData小丹尼”認為,這是他“今年看到的最好代言”。
不過有關小鵬請林志穎代言一事,投資者評價不一。
在東方財富網小鵬汽車股吧中,有股民表示“小志還是很合適的,正向,不老,運動,熱愛新事物”。
在品牌官宣的前幾天,6月1日,林志穎已經在微博預告“回歸”
但亦有人反對:“小鵬目前不是高價請明星代言的時候。”
從小鵬眼下的情況來看,股民的擔憂并非沒有依據。
根據2023年的一季度財報,小鵬今年前三月總營收40.3億元,同比下降45.9%。同時,虧損也在持續擴大,達23.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凈虧損17億又增大了37.4%。整體毛利率下滑10.5%,僅為1.7%,汽車銷售毛利率則變成了負數,為-2.5%。
小鵬汽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圖源:小鵬汽車公告
銷量方面,小鵬一季度總交付汽車18230輛,同比下滑47.3%。
小鵬汽車近年各季度的汽車交付量情況/圖源:小鵬汽車公告
沒有一個數字是好消息,無疑,小鵬正在經歷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刻。
小鵬與理想、蔚來并居國內頭部造車新勢力,就在去年,小鵬還是“蔚小理”中率先突破10萬交付量的車企。
但到了今年,小鵬三個月賣出的車還不如理想一個月的銷量多,何以至此?
不同于傳統的燃油車時代,新能源汽車好似智能手機一般,需要不斷更新換代才能獲得消費者的持續關注。在品牌力最好的時候,小鵬憑借爆款“P7”一飛沖天,但后來也因“G9”跌入泥潭。
小鵬G9/圖源:小鵬汽車
回顧小鵬的銷量史,會發現拐點出現在去年9月,也就是G9上市的時候。
G9曾是小鵬邁向高端化的重要產品,被何小鵬稱作“50萬以內最好的SUV”。但G9發布后,就因橫跨30.99萬到46.99萬價格區間、命名混亂的SKU,在三天內被罵到“回爐重造”。
G9的銷量自然也不盡如人意,去年10月只賣出了623輛,小鵬月交付總量相比前一年直接腰斬。
2021年與2022年的1月至10月,小鵬G9交付量情況/圖源:小鵬汽車
G9的配置問題,事實上折射的是小鵬并不清晰的產品定位。而勢氣也仿佛一種玄學,G9風波之后,小鵬似乎亂了陣腳,從此陷入低迷。今年3月發布的P7升級款P7i也沒能扭轉銷量局面,目前,小鵬已經連續5個季度銷量環比下滑。
這回到了G6,小鵬將其定位為智能化的五座轎跑 SUV,在宣傳上重新突出“智能”,并專門請了明星代言人,可見這款產品被寄予了太多期望。
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電話中,何小鵬認為G6將成為小鵬“第一個銷量拐點”,“G6的月銷量達到P7的兩倍是合格水平”。
這是一個充滿自信與野心的預言。晚點LatePost估計,以P7去年的交付量5.9萬輛來計算,就意味著G6的及格線是一年銷售12萬輛,而去年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為12.51萬輛。
平均到每月,這要求G6每月要賣出1萬輛,而和小鵬自己的情況比較,今年5月,小鵬的交付量是7506。
2023年5月部分新勢力交付情況/圖源:每日經濟新聞
2023年仍是車企的規模之戰,故而G6走的也是“規模優先”的定價策略,何小鵬承諾,在成本可控的條件下,會給出最有競爭力的價格。
G6對小鵬來說有多關鍵,內部人員也心知肚明。一名小鵬員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G6 上了后再看結果,如果 G6 不成功,我不跑路,估計公司也得直接開掉 1/ 3 的人。”
“生命周期下行的小循環”
在營銷方面,過去小鵬被評價為:像一個只知道悶頭做題的理工男,不知道怎么追求用戶。
它不是一家習慣請明星代言的車企,上一回與公眾人物合作,還是在2021年,對象是《脫口秀大會》的演員們。
小鵬汽車為小鵬P5宣傳時曾使用過的海報/圖源:微博
請一位明星代言人,未必能夠改善什么,但這讓人看到小鵬重新在營銷上發力,屬于一個改變的信號。
小鵬的改變不止于此。
去年10月,小鵬內部就開啟了大刀闊斧的組織架構調整,成立戰略、產品規劃、技術規劃、產銷、OTA等五大委員會,建立E、F、H三個產品平臺矩陣,每一個平臺由一位矩陣經理統籌負責,形成全業務閉環。
G9風波暴露了小鵬的一系列問題,鹽財經曾報道,過去,由于不同派系的存在,小鵬的研發團隊、市場團隊、銷售團隊未能保持協同。
小鵬內部的派系或許源于創立之初的歷史遺留問題。小鵬汽車前身由夏衍、何濤、楊春雷等人創建,何小鵬是早期的核心投資人,后來,何小鵬從阿里巴巴離職,成為小鵬汽車董事長及CEO。
根據自媒體“最話FunTalk”報道,小鵬銷售渠道分為直營與經銷商授權模式,前者由何濤負責,后者由何小鵬招募的廖清紅負責,兩個渠道之間競爭激烈。
今年1月,原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加入小鵬,成為小鵬汽車總裁。她上任后做的一件事,就是合并兩個銷售渠道,由副總裁王桐統一負責,向王鳳英匯報。
從財報來看,王鳳英排在何小鵬名字后面,已成為小鵬的“二把手”, 夏珩的名字則在王鳳英之后。有小鵬前員工在采訪中表示,小鵬兩名核心創始人夏珩和何濤都被調整。
2023上海車展期間,王鳳英(左)與何小鵬(中)、夏珩(右)一同出席小鵬汽車G6的首秀儀式/圖源:樂逗汽車
何小鵬在今年一季度財報會議上直言:“一些跟我們一起從 0 到 1 創業的高管,完成了上一階段的任務而離開,而一些內外部年富力強并且充滿創業激情的同學迅速頂了上來。”
種種跡象表明,曾經“仰望星空”、一頭鉆進飛機研究的何小鵬重新回到地面,他有意改變小鵬過去的積病。
他還在供應商大會上表示,小鵬正處于“生命周期下行的小循環”,而制造業一旦進入下行,想再翻身就不容易。一位制造業大佬對何小鵬說,將企業重新掰回上行周期,至少要18個月。
為此,他定了一個目標,用12個月,即從去年9月到今年的三季度,完成下行循環的調整。
時間不等人,從去年9月末至今已過去近9個月,2023年的下半年要開始了,G6即將開售,小鵬的翻盤生死局,已經擺上前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