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利用清單規則計算: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
2、外墻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墻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筑面積)。
4、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5、(2)、利用定額規則計算:利用棱臺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6、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7、S下=底層的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8、擴展資料:人工溝槽及基坑如果土層深度較深,土質較差,為了防止坍塌和保證安全,需要將溝槽或基坑邊壁修成一定的傾斜坡度,稱為放坡。
9、溝槽邊坡坡度以挖溝槽或基坑的深度“H”與邊坡底寬“B”之比表示,即:土方邊坡坡度(1:m)=H/B,通常以“%”表示,式中1:m=H/B被稱為坡度系數。
10、土壁邊坡坡度以基高h與底寬b之比表示。
11、邊坡坡度=1:m=H/B,m為放坡系數,m= b/h 土壁邊坡坡度的底寬b與基高h之比。
12、土方放坡系數(m):是指土壁邊坡坡度的底寬b與基高h之比,即m=b/h計算在建筑中,放坡應該從墊層的上表面開始 ;2、管線土方工程定額,對計算挖溝槽土方放坡系數規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m以內,不考慮放坡;(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體穩定理論計算后的邊坡進行放坡。
13、擴展資料:百度百科-放坡系數 百度百科-土方開挖。
相信通過放坡系數計算公式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