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每日焦點!全球網絡設備市場規模500億美元,國內增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網絡設備是互聯網最基本的物理設施層,作為硬件基礎設施體系支撐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上層應用,根據應用領域可分為電信級、企業級和消費級,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程度加深及數據流量持續增長,網絡設備行業持續更新換代,市場規模平穩向上,政府、互聯網、教育和服務成為拉動網絡市場增量的主要行業。

            根據 IDC 數據,2021年全球網絡設備市場規模 542.4 億美元,同比增長10.1%,中國市場規模為 10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1%,增速均創近年來新高,國內增長保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細分來看,交換機規模最大,增速相對平穩,企業 WLAN 市場在最新標準采用和供應鏈限制放松推動下近年來快速增長。

            交換機:網絡架構轉型驅動大容量高速率升級


            【資料圖】

            交換機是基于以太網進行傳輸數據的多端口網絡設備,每個端口都可以連接到主機或網絡節點,根據接收到數據幀中的硬件地址,將數據轉發到目的主機或網絡節點。

            按照在網絡中所處位臵可分為核心、匯聚和接入交換機,按照終端應用場景可分為數據中心交換機和非數據中心交換機,數據中心交換機主要用于連接服務器或 IP 存儲,主流架構為萬兆接入+40G/100G 骨干,非數據中心交換機主要應用于企業和分支機構園區網絡,企業級交換機主要用于連接器無線 AP、IP 攝像頭及電腦等設備,主流架構為萬兆骨干、千兆到桌面。

            隨著數據流量增長,高帶寬業務開展和部署對網絡設備要求增多,交換機由集線器(一層交換機)升級為第四代多業務產品,數據中心場景由于東西向流量占據主流,葉脊網絡架構取代傳統三層網絡架構,AI 大模型訓練南北向流量增加,或驅動向“Fat-Tree”架構轉變,增加交換機使用數量。

            企業園區場景由于物聯終端不斷增加,網絡節點數指數級增長,由傳統以太網組網逐步拓展至依托光電 PoE 等技術重構網絡,節省建網成本和整網功耗。數據中心及電信運營建設推進網絡架構升級,交換機向高速率、大容量迭代。

            根據 IDC 數據,2020 年受疫情影響,全球以太網交換機市場規模同比下降 3.5%,2021Q1 開始增速逐步回升,主要動力來自全球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增長。高速數據中心交換機受超大規模和云廠商網絡擴容驅動顯著增長,拉動整體市場規模擴大。

            2022 年全球以太網交換機市場收入 36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7%,增速較 2021 年提升 9pct,其中數據中心及非數據中心同比增長 22.6%、15.7%,高速板塊表現強勁,200/400GbE 交換機收入全年增長超過 300%,100GbE 及 25/50GbE 收入同比增長 22%、29.8%,顯著高于整體。

            根據 Dell’Oro Group 預測,800G 交換機規模約在 2025 年左右超越 400G 并成為市場主流。國內交換機市場 2022 年預計收入 7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36.83%,2017-2022 年 CAGR 為17.27%,主流數據中心交換機端口速率正在由 10G/40G 向 25G/100G升級演進,預計高速市場規模 2024 年市場規模增至 25.13 億美元,2017-2024 年 CAGR 高達 56.86%。

            路由器:IPv6 驅動更新換代,市場增速回升

            路由器又稱網關設備,根據信道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并按前后順序發送信號,實現不同局域網之間設備互聯,可按網絡層級劃分為核心路由器、匯聚路由器、接入路由器。

            行業上游包括路由器處理器(CPU、ASIC、NP 等)和光模塊,下游主要應用于消費、企業、電信三大領域,設備性能要求、解決方案及單價遞增,5G 和千兆寬帶建設及 AR/VR 等新興應用帶動數據流量持續增長以及 IPv6 協議普及釋放路由器向大容量、高性能、全業務迭代升級需求。

            全球路由器市場同比增速 2020Q1以來顯著回升,國內市場收入預計2022年同比增長 11.44%至 40.9 億美元。分應用場景看運營商路由器占據主導,份額約75%,企業級路由器 22Q1 以來增長加快,份額小幅提高,根據 IDC,2022 年全球路由器市場收入16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9%,其中運營商板塊同比增長 1.3%,收入占比 73.7%,企業板塊增速約 13%。

            無線局域網需要通過無線 AP 或無線路由器等終端與互聯網連接。WLAN 市場增長主要受技術驅動,WiFi6 等新技術升級,一方面帶動舊規格產品升級換代,另一方面帶動可穿戴設備、AR/VR、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新終端需求。

            IDC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 WLAN市場在 Wi-Fi6 和 Wi-Fi 6E 行業新標準推動下,收入同比增長 31.4%至100 億美元,22Q4 創單季收入新高,同比增長 47.9%至 33.5 億美元,其中 Wi-Fi6 接入點(AP)收入占從屬 AP 市場收入 82.8%,Wi-Fi6E 收入環比幾乎翻番達到 2.09 億美元。

            消費級市場同樣受 Wi-Fi6 推動,Q4單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4%,Wi-Fi6 占比近半。根據 IDC,國內 WLAN 市場預計 2022 年同比增長 31.97%至 16.9 億美元,2021 年起 Wi-Fi6 收入占比超過 Wi-Fi5 并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互聯網數據流量不斷增長,數字經濟已成國家重要戰略

            網絡設備應用于數通和電信兩大市場,云廠商和運營商資本開支投入直接影響相關需求,Arista 數據顯示北美及中國云廠商龍頭是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擴大核心驅動力,占比將持續提升。北美云廠商資本開支整體保持穩健,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國內互聯網云廠商受政策監管等影響,資本開支顯著放緩。

            2022Q4 亞馬遜、微軟、谷歌、Meta 合計資本支出約 401 億美元,環比及同比增長 8.3%、15.7%,國內 BAT 資本開支約 145 億元,同比及環比下降 42.4%、13.2%。運營商資本開支總體穩定,增量聚焦產業數字化和算力網絡,2023 年國內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預算合計同比小幅增長2.04%,其中算網相關占比約 27.3%,同比提升 6.6pct。

            全球互聯網數據流量不斷增長,帶動網絡設備市場持續擴容,根據 IDC 數據,全球數據總量預計 2026 年增長至 215.99ZB,2021-2026 年 CAGR 達 21.2%,中國數據量預計將達 56.16ZB,CAGR 達 24.85%,占比由 22.4%提升至 26%。

            上一輪數據流量高速增長主要來自短視頻和云計算等應用快速普及,年初以來國內外科技巨頭密集公布 ChatGPT 等 AIGC 應用進展,資本開支向 AI 結構性傾斜,AI 大模型需要大量參數及數據參與訓練,有望成為流量高速增長的新一輪驅動力,驅動云計算產業發展,數據中心有望迎來新一輪景氣周期,網絡設備作為必需組網部件,需求將跟隨數據中心建設不斷增加。

            5G 網絡建設一方面直接驅動路由器等設備需求,另一方面運營商在 5G 建設過程中對后端數據中心進行大規模擴建及云網融合改造,帶動對數據中心交換機等設備采購。隨著 5G 驅動力由政策向終端創新應用轉變,運營商 5G 2B 商用項目數持續增長,B 端場景有望為流量提升提供長期動能。

            根據 GSMA數據,國內截至 22 年底 5G 基站已超過 230 萬個,預計到 2025 年將成為全球首個 5G 連接數突破 10 億的市場,2022 年 5G 對各行業貢獻額突破 1000 億美元,預計 2030 年將增長至近 3000 億美元,其中制造業和服務業占比分別為 57%、23%。

            ,為現代化發展提供新動能,包括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四大部分。2022 年國內數字經濟規模達到 50.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 10.3%,較“十三五”初期翻倍擴張。

            自 2015年首次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以來,中央各部門及地方政府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助力數字經濟發展,23 年初數字中國重大規劃發布,從頂層設計,提出 2025 與 2035 的發展目標,強調數字基建及數據要素重要性,加快 5G+千兆網絡協同建設,推進 IPv6 部署、物聯網及北斗應用發展,東數西算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

            我國企業上云率較歐美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政策加碼助力政務和行業信息化加快,云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底座,將充分受益增量需求。

            國內設備品牌商份額提升,制造產能向大陸轉移

            網絡設備行業上游主要為芯片、PCB、電源、各類電子元器件等生產商,中游包括網絡設備品牌商及制造商,下游包括運營商、政府、金融、教育、能源等網絡化、信息化需求場景。

            網絡設備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和客戶壁壘。技術方面涉及網絡通信、微電子、軟件工程、結構工程、材料、自動化、信息化等多學科交叉應用,企業需要較強的研發實力及長期的軟硬件技術經驗積累,同時由于網絡設備為計算機網絡核心組件,穩定安全及可靠性要求高,新進廠商進入下游大型客戶合格供應商體系難度大,行業集中度較高。

            以企業級網絡設備市場為例,思科、華為、新華三等少數幾家企業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呈現寡頭競爭市場格局。國內華為新華三雙龍頭,銳捷份額顯著提升。

            全球交換機市場以思科為龍頭,華為、Arista、HPE、新華三和 Juniper為主要參與玩家,合計長期占據約 75%市場份額,根據 IDC,2022 年思科全年收入同比增長 13.4%,占比維持 40%以上,華為同比增長 20%,份額約 10%,相對穩定,Arista 延續高增,同比增長 55.4%,份額由 2017年的約 6%提升至近 10%,新華三、HPE 同比分別增長 5.1%、5.3%,占比均為 5.4%。

            國內華為及新華三領先地位穩固,合計占比約 70%,新華三超越華為成為第一大以太網交換機供應商,銳捷 2020 年起份額突破 10%并快速提高,22H1 近 15%,其中數據中心市場占比由 2019年的 8.64%提升到 17.1%。

            全球路由器主要參與企業為思科、華為、新華三、Juniper 等,根據 IDC,2022 年思科全年收入同比增長 5.5%,市場份額35.1%,華為收入下滑 3.4%,市場份額 28.4%,同比減少 2.1pct,新華三份額 2.2%,基本持平。

            國內市場華為占據約 50%份額,新華三 2022年路由器市場占比 10.3%,連續 5 年排名第二,其中企業級路由器市場份額 31.8%,中興通訊增長較快,22Q4 路由器市場排名升至第二,全年路由器產品市場份額增速第一。

            根據 IDC,全球企業級 WLAN 市場中思科長期占據 40%市場,HPE 市場份額約 15%,位居第二,華為及新華三穩居前五。國內無線市場新華三、華為占據市場前二,21H1 合計占比過半,銳捷網絡排名第三,份額約 20%,2022 年 Wi-Fi6 產品出貨量連續四年國內第一,服務、互聯網、教育行業排名前二,持續鞏固細分優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