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10日,記者在云南普者黑天鵝湖景點發現了一株罕見的‘大灑錦’雙色并蒂蓮。這一株并蒂蓮特點是一側花朵花瓣呈現為‘大灑錦’花色,而另外一側花朵花瓣呈現‘小灑錦’的花色,并且兩朵花生長在同一花柄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美麗景象。
李皓嵐?攝
據了解,灑錦荷花因其白色花瓣邊緣鑲嵌著不規則、似飄灑錦帶的紫紅色條紋(彩斑)而得名。在全球正式文獻記載的2080個荷花(Nelumbo?Adans.)名稱中,包含“灑錦”的名稱共14個,排除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后,中國(乃至全球)現在已知存活的灑錦荷花僅有‘單灑錦’?‘大灑錦’?‘小灑錦’和‘皺葉灑錦’等為數不多幾個。其中,‘單灑錦’為單瓣類型,其余均為重瓣類型,而‘小灑錦’的紫紅色條紋較‘大灑錦‘更為細。據研究報道,在世界荷花品種資源流行度前10名中,‘大灑錦’和‘小灑錦’分別位列第2名和第9名,表明別具一格的灑錦類型荷花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廣泛的實踐應用。因此,現今人們所能欣賞的4個灑錦荷花是一類珍貴稀少而又極具應用價值的荷花品種。
在歷史典籍中,通過查閱《拾遺記》《群芳譜》和《花鏡》等涉及農藝和專業研究花卉的文獻,發現明代萬歷十五年(1587年)王世懋編撰的《學圃雜疏》首次記載了類似灑錦彩斑性狀的‘錦邊’蓮:“近于南都李鴻臚所復得一種,日錦邊蓮,蒂綠花白,作蕊時綠苞已微界一線紅矣,開時千葉(即重瓣),每葉俱似胭脂染邊,真奇種也。”此處生動逼真的描述幾乎就是現今存世的重瓣‘大灑錦’的真實寫照。然而,現實對灑錦荷花歷史記載信息并不翔實,目前相關荷花研究記載僅‘大灑錦’‘小灑錦’在云南省丘北縣普者黑風景區發現野生態個體,是否為其起源地還需有待考證。
李皓嵐?攝
上海辰山植物園,田代科研究員說:通過視頻圖片觀察這一株并蒂蓮屬于荷花品種的‘大灑錦’,由于‘大灑錦’和‘小灑錦’無論從形態上,還是基因上都是親緣關系很近,所以這一株并蒂蓮一側是‘大灑錦’花色,另外一側表現出‘小灑錦’花色,呈現出這樣“灑錦”雙色并蒂蓮從遺傳變異理論上說是可理解的,但出現這樣情況的概率極低,因此還是十分稀奇的。
朱志剛?攝?
近幾年丘北縣委政府加大對普者黑湖的保護力度,通過“退田還湖、退耕還濕、退塘還濕”一系列措施,普者黑湖濕地水生態系統得到了明顯改善,水質更加向好,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從2019年來普者黑野生荷花就依次發現了極少罕見的雙色“并蒂蓮”、“雙心蓮”等,這些奇特荷花的發現不僅提高了普者黑的知名度,也對于推動普者黑野生荷花的研究和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全世界花卉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覺體驗。(記者:張文東 賴春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