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平涼好人丨用行動詮釋長嫂如母——記第十七期平涼好人孫歲梅

            用行動詮釋長嫂如母


            (資料圖片)

            ——記第十七期平涼好人孫歲梅

            平涼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曼藝

            在莊浪縣盤安鎮灣李村,有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叫孫歲梅。她悉心照顧癱瘓在床、行動不便的小叔子李得平,春夏秋冬,六年如一日,無怨無悔,“長嫂如母”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2004年,孫歲梅嫁給了丈夫李杰,由于家里條件困難,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李杰選擇去外地打工,孫歲梅則在種好幾畝地的同時,把家里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雖然辛苦,但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美美滿滿。

            然而,2017年,不幸降臨在了這個家庭。那年,25歲的小叔子退伍后去新疆打工時突然休克,由于發現較遲,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陷入重度昏迷,成為植物人。突如其來的橫禍,讓這個原本普通的家庭陷入巨大的困境,哥哥李杰不得不同時打幾份工來支付高昂的治療費用。母親早逝,父親年邁,當時只有31歲的嫂子孫歲梅主動承擔起了照料李得平的重任。

            6年里,只有孫歲梅自己知道,照顧癱瘓病人不但要不怕苦不怕累,更要不嫌臟、不嫌煩。“這幾年,他吃飯都只要我喂,別人喂他都不吃。”說到這里,孫歲梅臉上流露出母親般慈愛的表情。

            孫歲梅說,每天只要一有空,她就幫李得平揉腿拉伸、全身按摩,跟他說話聊天。雖然吞咽系統受損的李得平只能吃流食,但孫歲梅還是換著花樣給他做飯,將各種新鮮營養的食材想盡辦法做成流食喂給他。由于不能自理,李德平經常弄臟衣服和被褥,每次只要孫歲梅發現,她都第一時間幫他清理擦洗,給他換上干凈衣服,把臟衣服、被褥洗凈曬干,毫不嫌棄,也從沒埋怨過一句。

            “他和咱們年齡都差不多,還年輕,人生才剛開始就成這樣子,我覺得可惜又同情。這6年,我幾乎都沒時間照顧3個孩子,只希望他一天天地盡快好起來。”孫歲梅用樸實的話語說道。

            孫歲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付出,家里人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丈夫李杰努力賺錢養家,年邁的公公也種地養牛,照顧3個孫子。

            身教勝過言傳。孫歲梅默默無聞地照顧小叔子,兒女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縣城上學的女兒每周回來都會幫叔叔洗衣服、曬被褥,給他講學校發生的趣事。在村里讀小學的小兒子每天放學回來都要先跟叔叔親近一會才去吃飯寫作業,孩子們經常說,以后也要像媽媽一樣照顧叔叔。

            6年過去了,如今37歲的孫歲梅頭上也隱隱有了白發,她說,她會一如既往地照顧李得平,雖然艱辛,但相信李得平一定會一天比一天好。“這么多年,我經常告訴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這些年的努力也讓我收獲了幸福和溫暖。”孫歲梅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