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為肉美顏、為水果添彩、為面包上色……生鮮“美顏燈”還有商戶在用

            為肉美顏 為水果添彩 為面包上色


            (相關資料圖)

            生鮮“美顏燈”還有商戶在用

            在柜臺特“新鮮”的肉買到家卻灰了吧唧;水靈靈的蔬菜,一離開商超里的燈光就變了個樣……為這些食品“美顏”的是缺德生鮮燈。市場監管總局新發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明確禁止使用生鮮燈誤導消費者。可記者探訪市場發現,生鮮燈還有人在用。

            鮮肉柜臺是“美顏”大戶

            經營者雖已認識到生鮮燈的危害性和違法性,可不少商家仍舍不得這種“美顏神器”。

            在北三環中路附近的一家永輝超市的冷柜中,有的肉被裝入塑料托盤內銷售,有的肉裹著一層保鮮膜,顯得緊實而有光澤。記者將一塊包著保鮮膜的牛肉從冷柜中取出,后退兩步觀察,在正常光線下原本“光鮮亮麗”的牛肉一下變暗了。隨后,記者又拿起一盒包裝好的牛肉片進行對比,離開冷柜不過幾步,原本“鮮亮”的肉片“柴”了不少。

            在柜臺上方,幾盞射燈一字排開,正對著冷柜內的鮮肉投射下一片亮光。與天花板上的普通照明燈相比,照射生鮮柜臺的幾盞燈偏紅。有商家表示,用生鮮燈早就是常態了,這些肉在店里看著好全靠頭頂的燈光“美顏”。

            記者走訪發現,各類鮮肉柜臺是生鮮燈的使用大戶。在西直門凱德MALL地下的BHG生活超市內,冷柜內發著紅光的燈帶,給鮮肉“染”上一抹紅暈。

            曾有市場監管部門針對生鮮燈使用問題,對部分農貿市場、生鮮超市進行過專題調研。調研指出,生鮮燈很容易讓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產生錯覺,容易讓不新鮮的肉制品“貌似新鮮”。

            面包離開貨柜不再誘人

            除了鮮肉區,超市的海鮮區、熟食區,以及街頭果蔬店、面包店也在用燈光為食品“美顏”。

            記者發現,水產區大多使用光線偏藍的生鮮燈。在人定湖公園附近的一家盒馬鮮生超市內,水產區上方有一盞正對著魚缸的生鮮燈,燈光顏色呈藍色。在五道口集貿市場的水產區,一盞盞生鮮燈將藍色調的冷光投向下方的魚缸。

            面包區使用的生鮮燈是顏色偏黃的暖光燈。在“多樂之日”面包店內,記者將貨架燈光下金燦燦的面包拿出來,面包上泛著的一層“金光”立刻消失不見,顏色也暗下來。在一家便利店內,每層面包貨架的底部都額外布設了暖黃色燈帶,在暖光的照射下,面包看上去非常誘人。

            如果店內銷售不同類型的食品,商家在布設燈光時往往會“混搭”。在一家味多美店內,面包區上方的燈光明顯偏黃,而奶油蛋糕區域的燈光偏白。在黃寺大街附近的一家“菜吉弟”生鮮店內,天花板上,每隔幾米就有一組不同顏色的射燈,每盞燈都調好了照射角度。其中,顏色紅黃的射燈,主要對著蘋果、橙子等水果照射;顏色偏白的射燈主要照著貨架上的冬棗、西瓜等水果。

            燈具商家忙著打折甩貨

            禁用“生鮮燈”,是必要的制度堵漏。根據新發布的管理辦法,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距離生鮮燈使用新規正式實施只剩幾個月的時間,網店仍在大量銷售這種燈具。

            在淘寶平臺輸入“生鮮燈”這一關鍵詞后,會出現多種品牌及樣式的生鮮燈產品,售價在幾十元至百元不等。生鮮燈的分類極細,肉類、海鮮、水果、蔬菜等,均有與之對應的“專屬燈”。

            有商家打出“使用普通的照明燈,肉質略顯發黑,毫不新鮮,無法激發客戶的食欲”“一盞色澤合適的生鮮燈讓您的生意越來越好”等廣告語;還有的店鋪公然宣稱:“你還在為生鮮過期發愁嗎?生意好的都在用”。

            鼎鴻燈飾企業店的淘寶店內共有十余款不同樣式的生鮮燈銷售,月銷量高達“2000+”。有買家留言,用了生鮮燈后,“肉好看了,賣相不錯,多賣了不少東西”“用上熟食燈,每天多賣幾百”。客服表示已知曉“誤導消費者生鮮燈12月起將禁用”的消息。屆時,加了紅光的生鮮燈將不能使用,只有“全白光”的照明燈才能使用。按照新規,這家店內只有兩款全白光燈符合要求。

            在另一家名為“高端展示尊享店”的淘寶店鋪內,客服“支招”,到了12月,如果顧客不想選擇全白光的燈,可以選一些“(燈光)顏色比較淺不改變物質顏色”的燈。比如,想要給熟食“美顏”,可以選紅黃色混搭的燈;想給水果“美顏”,可以選紅白光燈。客服表示,這種光線混搭的生鮮燈,“紅光只有一點點”,應該還能繼續使用。還有客服給記者發來優惠券,表示現在購買即將禁用的生鮮燈,可以優惠打折。

            如何避開視覺欺詐?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將于12月1日起施行,設置了幾個月的過渡期,消費者如何避免被生鮮燈誤導呢?

            消協人士指出,消費者在購買生鮮豬肉等食品時可以稍微離開生鮮燈的照射范圍,在自然光或者接近自然光的燈具下仔細辨別食品的品質。如發現銷售無“兩證一報告”或者“兩證一報告”不齊全、疑似病死的豬肉等問題,應及時投訴舉報。如果銷售者涉嫌故意利用生鮮燈來掩蓋豬肉變質等問題,消費者可主張賠償。

            新聞名詞

            生鮮燈:一種通過調整光照顏色,使食品呈現出更加鮮艷的顏色的燈具。消協人士指出,生鮮燈其實是一種“光學營銷”套路——紅燈搭配冷白光用于鮮肉區,增強肉的新鮮感;綠光搭配正白光用于蔬菜區,讓蔬菜看著更水靈;冷白光則用于海鮮區,讓水產看起來更鮮活……

            [責任編輯:楊景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