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吉時,庚子年中秋拜月祈福典禮起始……”9月29日晚,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在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一群身著漢服的女子領銜,傳統中秋拜月習俗在此展示。
當晚,由中共福州市委文明辦、倉山區文明委主辦,中共倉山區委宣傳部、中共倉山區委文明辦、倉山區煙臺山管委會承辦,倉山區融媒體中心協辦的“煙山月圓夜,最憶中秋情”——福州市2020年“我們的節日·中秋”倉山區主場活動在此舉行。
活動上,國家一級演員、閩劇“非遺”傳承人、福州閩劇院副院長林穎現場表演了閩劇《牡丹亭》選段和福州語歌曲《福州名牌歌》,一首古老唱腔悠悠響起,令人著迷;另一首則歌唱了福州的風景名勝、特色物產和風味小吃等。
“我與倉山區的緣分,是從扮演‘女神’陳靖姑開始的。”林穎告訴記者,陳靖姑是倉山的好女兒,被譽為“婦女兒童保護神”。2009年,福州閩劇院排了一部大戲《陳靖姑》,“當時,就是我扮演的陳靖姑。”
林穎表示,2018年年底,福州閩劇院重新翻排了這出戲,而后,參加了倉山區主辦的海峽兩岸陳靖姑民俗文化節活動,受到海內外信眾的歡迎。并且,前幾年,她還曾帶著閩劇《陳靖姑》赴臺表演,受到了臺灣同胞的喜愛。
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的前提,還是得先傳承和延續。在活動現場,還設置了主題民俗活動體驗區域,有傳統插花技藝體驗與中秋鯉魚餅、月餅制作體驗,傳統節俗擺塔體驗等。
6歲小朋友鄭勛在親人的指導下,正在用瓦片擺塔,一塊又一塊的瓦片交疊,聚集成塔狀。民俗文化愛好者鄭宗仁表示,這些傳統文化一直流傳下來,不能讓它“斷掉”,所以在這里設置了體驗區,通過活動來吸引年輕人參與。
主辦方表示,本次活動結合中秋、國慶兩大節日的時間節點,依托煙臺山公園這個福州人記憶中的最美名片,通過直播鏡頭和現場活動,向廣大市民傳遞祝福、共慶祖國華誕,共憶中秋深情的美好祝愿。通過活動,帶領市民體驗整修完成后的煙臺山羅宅老建筑,讓更多市民來此感悟幸福生活。(葉秋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秋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