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間,由楊麗萍編導的舞劇作品《春之祭》在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上演,楊麗萍與其團隊用“中國特色”演繹了一場中國版的《春之祭》。
問世100年來,《春之祭》無疑是舞蹈界的巔峰之作,由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為其創作的音樂曾被評選為對西方音樂歷史影響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楊麗萍編導的《春之祭》講述了一個神因悲憫之心墜入紅塵后變成人,又因人甘心奉獻的精神超越宿命成為了神,一個從神到人之間的宿命輪回。
楊麗萍稱:“我在創作時心中有一個標準,就是要有中國特色,劇中有很多中國東方的意象,比如不斷行走的喇嘛、堆積如山的六字箴言。”
圖為演出現場。 劉文華 攝
《春之祭》的舞美設計,由第73屆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獎得主葉錦添擔任,他堅持在劇中采用濃烈的東方風格。《春之祭》的音樂,由曾創作《阿姐鼓》《央金瑪》等唱片的作曲家何訓田擔任,在原作大約40分鐘音樂時長基礎上,擴展定制到75分鐘。
楊麗萍編導的《春之祭》曾在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國內各城市巡演。
今年,楊麗萍已61歲。從1986年《雀之靈》的一舉成名到現在,作品不斷,被譽為舞壇常青樹。她曾表示,“舞蹈就是我的生活方式”。(記者 劉文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