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3件巧奪天工的“糖藝”作品入駐武漢市博物館 “糖藝”藝術品如何保存?

            巧克力做的《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和《江漢攬勝六方走馬宮燈》,翻糖做的《商鳳紋方罍》,這樣的非遺藝術品住進博物館,隔壁的文物夜里得多餓啊——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營造非遺保護社會氛圍,圍繞2021年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主題,武漢市博物館6月9日舉辦“糖藝塑瑰寶 匠心守傳承”——武漢市第一商業(yè)學校非遺藝術品入藏儀式,3件巧奪天工的“糖藝”作品正式入駐該館。有觀眾在活動現場幽默點評,“這應該是史上最甜文物了吧?”

            白巧克力梅瓶最難做

            常逛武漢博物館的市民,應該對這3件非遺藝術品有些印象。在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中,中國烹飪大師、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常福曾帶著他的“楚糖”團隊,在館內開展了觀眾體驗活動,提前劇透了這3件精美的非遺藝術品。

            常福曾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這3件作品共計耗時半年完成,旨在通過糖藝技藝,向公眾展示“青銅之美”“陶瓷之韻”“丹青之妙”。其中,難度最大的一部作品,反而是看著像最簡單的《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青花瓷器的燒制成功,是中國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將中國傳統(tǒng)的水墨畫技法糅合其中,創(chuàng)造出其它工藝瓷器無法企及的藝術效果,如何將巧克力與元青花結合?這是一次既大膽又令人興奮的嘗試。

            常福曾透露,在前期設計準備階段,他和團隊參照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型進行設計構思,使其外形符合元代梅瓶“小口外撇,短頸,豐肩,足”的時代特征。制作中,工匠師們要多次用冰水擦拭作品,打磨拋光,使巧克力瓶身光滑可鑒,具有真實瓷器的質感。為了凸顯元代青花紋飾的藝術特征,工匠師還用可可脂加食用色素調制成青花色,筆筆勾勒描繪,層層渲染,呈現出元青花層次分明、繁而不亂的藝術效果。

            “糖藝”藝術品如何保存?

            “糖藝”藝術品,如何在博物館長久安放?

            常福曾大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這些藝術品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成分也并非純糖,“只要是在完全干燥的環(huán)境下,它們是可以長時間保存的,不會像生活中的甜品一樣容易融化或壞掉。我們和博物館商量了很久,考慮到了所有可能,目前的存放方式是沒問題的,希望能讓更多市民來了解我們的非遺藝術。”

            非遺綠豆糕你吃過嗎

            入藏儀式上,武漢市第一商業(yè)學校(常福曾技能大師工作室)現場捐贈“糖塑瑰寶”藝術品《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江漢攬勝六方走馬宮燈》《商鳳紋方罍》共3件,武漢博物館將永久收藏。

            校方代表表示,每一件精美的糖藝作品都傾注了武漢市第一商業(yè)學校“楚糖”技藝團隊大量的心血,其中,僅一個巧克力梅瓶的制作就花了3個月的時間,其背后精益求精的匠心傳承令人動容。

            武漢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館與武漢市第一商業(yè)學校(湖北省常福曾技能大師工作室)跨界合作開展的“糖藝塑瑰寶,匠心守傳承”系列活動已歷時3個月。該系列活動真實記錄糖藝大師復刻文物的全過程,多元展現糖塑瑰寶的精湛工藝,以工匠精神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

            活動期間,《江漢攬勝景 玲瓏入宮燈》《幽藍梅瓶韻 匠心守傳承》《鳳鳴九皋 糖鑄罍魂》3部紀錄片在網上備受追捧,引發(fā)熱議,引領50萬網友見證糖藝與古文物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儀式最后,幸運的觀眾們收到了特殊的端午節(jié)福利。

            常福曾大師率“楚糖”技能團隊現場展示非遺技藝,制作以武漢博物館文化遺產為主題的端午節(jié)綠豆糕。極目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綠豆糕選取武漢博物館館藏瓷器、鼻壺、書畫等藝術瑰寶上的吉祥紋飾為創(chuàng)作元素,經過加工的糕體瞬間變得高大上。其中,以“漢 白玉蟬”“清 套料紅利圖鼻壺”為藍本創(chuàng)作的綠豆糕最為清新脫俗,瞬間就被觀眾分食一空,還被追問,“哪里能買到呢?”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戎鈺 通訊員 裴少菲 丁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糖藝 武漢市博物館 糖藝藝術 博物館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