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的蜂巢能源又搞出大新聞啦!
12月15日,蜂巢能源在常州舉辦了第三季動力電池科技日,發布會現場,蜂巢能源直接甩出了“雙王四個二”——龍鱗甲電池,“飛疊”超高速疊片技術3.0、高錳鐵鎳和納米網硅負極相關技術等一眾黑科技,同時,蜂巢能源還官宣了儲能業務規劃,并將已經初步成型的生態鏈命名為蜂窩生態,開啟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雙輪驅動戰略。消息一經出,整個新能源產業鏈都沸騰了,這家成立剛剛4年的動力電池公司竟已經如此強大。
而作為魏建軍布局造車生態鏈中的一員,蜂巢能源此次電池日的舉辦,也無疑是在給忙于新能源轉型的長城汽車打氣,為其提供了更多支持,助其擁有更多機遇!
蜂巢能源有多強?
先來看看蜂巢能源在此次“電池日”上發布的科技在行業里是什么水平。
即便電動車已經發展了多年,技術也在飛速更新迭代,但用戶最關心的,仍是能否告別里程焦慮、安全焦慮,而蜂巢能源此次發布的多項黑科技也都劍指這兩方面。
眾所周知,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低,但能量密度不夠,續航較短,且從某品牌車型平均每周一燃的頻次上來看,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也是一大短板。而蜂巢能源全新一代解決方案龍鱗甲電池,就能夠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龍鱗甲電池采用了短刀電芯,其電芯防爆閥創新設計在底部,失控后可指定方向泄力,并迅速排出,從而避免了熱失控蔓延,這是其擁有更安全的重要原因,另外,“熱-電分離”、雙面冷卻、高強鋼+彈性支架等設計,也都旨在提升電池包安全性。而就能量密度來說,則是由于“更短”的設計導致空間利用率更高。
據了解,采用磷酸鐵鋰電芯的龍鱗甲電池電池包銷量可提升76%,續航超過800km。另外,龍鱗甲電池還提供其他解決方案,比如采用高錳鐵鎳電芯的龍鱗甲電池包續航可超900km,采用三元鋰鋰電芯的龍鱗甲電池續航可超1000km。
安全有保障,續航超1000km,試想一下,駕駛著這輛電動車,你還焦慮嗎?
當然,龍鱗甲電池的優勢遠不止這些,再譬如制造成本低等等,有業內人士是這樣看待蜂巢能源龍鱗電池的:龍鱗甲電池或成為特斯拉4680+CTC技術最大的競爭者。
另外,除了龍鱗甲電池,在此次科技日上,蜂巢能源發布的其他黑科技也足夠重磅,頗顯“蜂王”之勢,且從產品層面來看,“蜂王”絲毫不遜色于“寧王”!
兵精糧足,長城汽車不愁打勝仗
事實上,在很多消費者的固有認知中,坐擁最全新能源車產品矩陣+最大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生產制造體系的比亞迪在電動化領域走在了時代前沿,而比亞迪之后的是一眾新勢力,反觀傳統車企,則紛紛被貼上“絕緣”的標簽。
但當你看到蜂巢能源的實力后,看到長城汽車全面轉型的魄力后,你還會這么認為嗎?
之前,長城汽車CGO李瑞峰曾曝出金句——長城汽車、比亞迪是電動車領域的北喬峰、南慕容,如今來看,此言恰如其分,今蜂巢能源的率先發力,也終于向外界證明了實力。
可以負責任地說,長城汽車擁有全球最領先的新能源產業鏈,單一個蜂巢能源就已經是全球其他巨頭遙不可及的。
也有人會問,造電動車為何要自研動力電池?采購不也一樣?
試問一下,如果吧“動力電池”換成燃油車上同樣重要的“發動機”呢?可以看到,放眼國內各汽車品牌,不會造發動機的車企甚至連成為主流品牌都是個問題,更別提做大做強。再者,隨著動力電池原材料的大幅上漲,靠采用發展電動車的車企都難逃被牽著鼻子走的命運,而長城汽車早已乘上了那艘頭部巨艦,堪稱新能源市場最強玩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