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加強碳排放管理 實現碳中和戰略規劃

            4月15日,貝特瑞發布《2023年可持續發展暨ESG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這是公司首個ESG報告。該報告從創新引領、合規經營、綠色和諧、合作共贏四個維度全面系統地展現了貝特瑞在經營過程中,針對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等責任領域的綠色實踐和低碳發展成果。

            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表示,在“大出海時代”貝特瑞積極穩步向前進,本次發布ESG 報告,標志著貝特瑞開啟了可持續發展的新征程。

            值得注意的是,貝特瑞在報告中發布了碳中和戰略規劃,公司計劃將于2030年實現運營碳達峰,以2021年為基準年,單位產品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5%,2050年實現運營碳中和,2060年實現價值鏈碳中和。

            大力推進節能降碳  積極打造綠色工廠

            作為全球負極材料行業龍頭,貝特瑞對新能源產業鏈綠色轉型升級的認識和實踐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從ESG報告中能夠看到,貝特瑞已將綠色發展置于戰略層面重要位置,并提出2060年實現價值鏈碳中和的長遠目標。

            為此,貝特瑞制定了從頂層設計到多個具體生產環節的節能減排策略。公司成立了EHS委員會,由公司高層成員擔任委員會主席,直接向公司法定代表人負責;編制了《EHS管理手冊》《碳排放核查管理制度》和若干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力求實現環境管理規范化、程序化。

            加強碳排放管理成為貝特瑞的實現碳中和戰略規劃的首要任務之一。貝特瑞制定了清晰的《碳排放核查管理制度》,定期對子公司開展碳排放自主盤查工作,開展產品碳足跡評價工作。據統計,2023年貝特瑞總部及12家子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863,248.20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司的人造石墨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完成碳足跡評價工作,并取得 了LCA 報告。

            同時,貝特瑞積極推行供應商ESG績效審核,收集供應商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為打造綠色產業鏈提供數據支持。

            作為高能耗企業,貝特瑞積極履行“遵守法規,提高能效,綠色生產,持續改進”的能源管理方針。公告顯示,在“十四五”節能規劃期間,貝特瑞總部預計可節約962.89噸標煤的能源消耗量。

            另外,為實現5年節能規劃目標,2023年,貝特瑞集團啟動了一系列節能重點項目,累計投入334.1萬元,實現節能1,564.07噸標煤。為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利用與轉型,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建成12兆瓦的光伏電站。

            貝特瑞的“國家級綠色工廠”成為公司實現綠色制造的先進典范。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擁有貝特瑞總部、惠州貝特瑞、天津貝特瑞、四川新材料4個獲“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的生產基地。

            據悉,四川新材料作為公司第四個通過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的生產基地,自成立之初就以綠色工廠建設標準為準則,在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具有綠色制造的綜合實力。

            發揮創新驅動優勢   推進產品綠色設計

            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是貝特瑞提供更環保、更安全、更優質產品的重要保障。公司持續前瞻性布局多項新型電池材料,不斷推動產品清潔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和環保性能。

            報告指出,早在2010年,公司就設立了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聚焦新能源領域關鍵材料和前沿技術的開發。

            數據顯示,貝特瑞研發力度和實力保持行業領先。2023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9.58億元,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3.82%。截至2023年末,公司擁有國內、國際專利權568項,主導及參與制定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的國際標準3項、國家標準14項、行業標準2項、團體標準1l項。

            其中,在清潔技術創新上,公司制定了工藝節能、提升生產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等措施。2023年,貝特瑞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公司產品實現了從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和新型碳材料的延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