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南京市玄武區紅山社區:為部分高齡行動送“苗”上門

            接種新冠疫苗,構建免疫屏障,是保障全民健康的有效手段。4月28日下午,記者從南京市玄武區紅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到,該中心在玄武區政府、區衛健委的組織和領導下,多措并舉,將新冠疫苗接種服務送進小區、公園、菜市場、養老院,打通轄區居民尤其是60歲以上老人疫苗接種“最后一米”。

            移動接種車為老人送“苗”上門

            家住墨香山莊的金老先生怎么也沒有想到,1925年出生的他,在家門口就接種上了新冠疫苗。金老家屬介紹,最近幾天看到滿大街60歲以上老人疫苗接種宣傳,自己已經完成了三針的接種,想著老人家如果也能接種上就好了,但又不敢輕易行動。

            “真沒想到,計劃免疫接種車竟然開到了家門口,還有120急救車保駕護航,經過醫師認真謹慎評估后,立馬幫老人安排了第一針。老人家接種完疫苗后,沒有任何不良反應。”金老的兒子坦言,新冠疫苗,能接種的都應該盡早接種!社區想得非常周到,有了流動接種車,對小區里的很多老人家尤其足不出戶的高齡老人來說,太及時了。而且還有專家團隊護航,大家也放心。

            紅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顧彥介紹,為了提高60歲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種率,切實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安全,4月18日以來,除了在人群密集的場所設立臨時接種點外,流動接種車幾乎每天都會出動,為部分高齡行動不便老人送“苗”上門,在專家綜合評估后,確保老人安全有序接種。

            設立臨時接種點,精準服務老年人

            在紅山公園廣場臨時接種點,登記區、接種區、留觀區等應有盡有,除了社區醫院的醫務人員外,來自三甲醫院的專家們也都嚴陣以待。老年居民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依次掃碼、測溫、簽署知情同意書、接受醫護人員鑒診,登記好基本資料后接種疫苗,隨后到留觀區休息,現場秩序井然。

            今年78歲的楊先生在家人的幫助下,終于接種上了新冠疫苗第一針。楊先生的家屬介紹,一直想著給老人安排接種疫苗,但卻因各種原因一拖再拖。“主要是不方便,老人家行動不便,到哪只能靠輪椅。”楊老家屬介紹,老人有心絞痛、頸椎病,前幾年又因為腦梗后遺癥,現在行動不便,平時最多也只到小區周邊轉轉,最近因上海發生疫情,想給老人接種疫苗的決心更強烈了,這不,聽說社區把疫苗接種請到了家門口,第一時間就帶著老人過來了。

            今年73歲的袁女士,平時習慣在公園鍛煉,“年紀大了,就不太愿意跑遠,在外地的女兒也經常打電話問有沒有打疫苗,當時想著如果能讓醫生上門來打就好了,這不!還真的來了。”袁女士說。

            專場答疑,讓疫苗接種安全有序

            記者了解到,對于60歲以上老人來說,覺得年齡大,接種疫苗會有反應;老年人出門少,特別是臥床的老年人,居家不易感染病毒;此外,就是認為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不能接種疫苗。這些是阻礙他們接種的主要原因。為此,4月28日上午,在月苑社委會會議室,“紅山街道60歲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種專場答疑會”成功舉行。紅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主任醫師馬業盛、計免科科長劉麗針對現場老人及家屬的提問,逐一進行詳細解答。

            “既有疫苗接種有哪些禁忌癥、安全性以及接種疫苗后有哪些注意事項等共性問題,也有高齡慢病、癌癥術后、身體過敏等個性疑問。”馬業盛主任醫師介紹,高齡老人尤其是住在養老院老人情況復雜,家屬有顧慮是人之常情,他們也會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作出針對性處理,疫苗接種是好事,但老人的健康卻是頭等大事。

            顧彥說,從4月18日紅山街道呼吁60歲以上老人接種新冠疫苗以來,通過進小區、公園、菜場、養老院,最多一天接種214位老年人,從全體接種情況來看,80歲左右老人最多,接種年齡最大的為101歲,均無任何不良反應。另外,今年五一期間,中心每天都開設新冠疫苗接種門診,方便平時沒時間打疫苗的上班族接種。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孫蘇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南京市玄武區 紅山社區 臨時接種點 服務老年人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