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建設農業強國 推進智慧農業發展 各地涌現出一批糧食作物智慧農場-環球關注


            (相關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農業農村部表示,作為科技驅動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現代信息技術賦能農業生產,我國智慧農業加速發展。農業作業從“跟著感覺走”加快向“數據說了算”轉變。

            衛星遙感、北斗導航、智能農機裝備,各地涌現出了一批信息技術集成度高、節本增效、效益顯著的糧食作物智慧農場。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感受一下各地的新探索。

            這是黑龍江北大荒今年的春播。軌道運輸、無人機插秧,今年,北大荒已經有6個規模化國產農機裝備無人農場,田間用工減少70%以上,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節水、節肥、農藥減量分別超過20%、50%、30%,示范區增產超過10%。

            這是安徽蕪湖探索的智慧稻米模式,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將水稻生產過程劃分為播種、插秧、分蘗等13個環節,并細化出品種選擇、土地平整、氮肥用量等49個智慧決策點,實現了耕種管收全過程信息感知、定量決策、智能作業,今年試驗面積擴大到15萬畝,畝均增產14.3%,節本增效500元左右。

            這是河南新鄭今年的夏收。這家合作社探索全程土地托管與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模式,通過衛星遙感和無人機拍攝,形成小麥成熟度地圖每天更新,運用北斗導航系統對已成熟的地塊制定最優行進和收割路線。而托管的1.1萬畝優質強筋小麥從耕整地到顆粒歸倉全程依托數字平臺,農機使用率提高近一半,畝均節本增效20%左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節本增效 信息技術 智慧農業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