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美好的寒假生活已接近尾聲,開學進入“倒計時”。如何讓孩子盡快“收心”,全身心回歸校園?怎樣讓孩子從“假期模式”轉換成“學習模式”?連日來,我市許多學生家長提前引導孩子“收心”,他們有的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有的和孩子一起準備學習用品,讓孩子元氣滿滿地迎接新學期到來。
2月10日早上6點半,渭濱區金陵小學二年級學生王子豪就早早起床了,穿衣服、疊被子、刷牙、洗臉,15分鐘后他和父親一起前往家附近的體育場跑步、打籃球。據王子豪的父親王陳浩介紹,一放假,孩子的作息時間就混亂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眼看著開學一天天臨近,他和妻子商量后決定幫孩子調整生物鐘。于是,他們便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有規律地安排孩子的起居生活。剛開始,孩子生物鐘已經顛倒,排斥早起,每天叫三四遍都不起來。之后,王陳浩和妻子以身作則,早睡早起,并陪著孩子堅持鍛煉。現在,孩子每天晚上9點睡覺,早上6點半起床,已經完全適應了早睡早起的健康作息規律。
陳倉區千渭小學三年級學生田欣妍的母親的“收心”秘籍是,和孩子一起提前準備學習用品。2月8日,剛剛吃過早飯,田欣妍的母親就帶著孩子前往文具店,購買鉛筆、橡皮、作業本等學習用品;回家后,她們又一起清洗了書包、紅領巾,為開學做好準備。買一買東西,洗一洗書包、紅領巾,就能“收心”?田欣妍的母親解釋說:“這個方法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教育道理。以前,我也跟其他家長一樣,天天給孩子念叨‘收心’。但是,孩子不僅不領情,反而嫌棄我嘮叨,而且對學習也有抵觸情緒。于是,我特意咨詢孩子的班主任,學到了這個辦法。老師還跟我說,這種帶著孩子準備開學裝備的方式,可以給孩子營造出開學前特有的儀式感,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意識到,馬上就要開學了,自己該‘收心’了。”
類似這樣的方式還有很多。近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心理教育,紛紛采用調整作息時間、購買學習用品、制訂學習計劃等方式,來調節孩子心理,引導孩子科學“收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