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科學家激活吡啶環C3位的反應活性 功敲開吡啶類化合物新大門

            吡啶類化合物是農藥、醫藥、日用化學品等產業的基礎原料之一,自19世紀40年代被發現,科學家通過對吡啶分子的修飾改造,獲得了許多造福人類的重要成果,其中就有人們熟知的抗腫瘤藥物尼洛替尼、抗結核藥物異煙肼等,也包括農藥除草劑百草枯。然而,數十年來,由于獨特的結構性質,吡啶環上的3個可供修飾改造的位點中,“C3位”始終“難以撼動”,成為阻礙人們進一步改造利用吡啶的一道難關。

            日前,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王曉晨課題組利用有機硼做催化劑,巧妙地激活了吡啶環C3位的反應活性,成功敲開了吡啶類化合物高效合成的一扇新大門。介紹該工作的論文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

            吡啶C3位精準定點修飾成應用瓶頸

            吡啶,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含有一個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吡啶和哌啶(還原的吡啶)是藥物分子中最常出現的雜環結構單元。據不完全統計,含吡啶或哌啶結構并已上市的藥物總數超過180個,近5年獲批上市的藥物中有近1/5含有這兩個結構。不僅如此,吡啶在農藥、材料、化工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直接在藥物分子的吡啶結構上做修飾改造,可以快速得到具有類似活性的新化合物,通過活性測試和安全評價,有望成為新藥物。但是,吡啶的自身結構性質決定了修飾它很難,特別是直接在藥物分子上修飾,方法非常有限。”王曉晨說。

            修飾改造吡啶的位點有3個,分別是C2位、C3位、C4位。吡啶環上,由于氮原子的拉電子作用,增強了C2位和C4位的親電性,使其容易發生親核取代反應。“因此,目前絕大多數吡啶結構的修飾改造都是在C2、C4位上完成的。吡啶環的缺電子性和強配位性(容易使催化劑失活),讓C3位修飾難度增大。”王曉晨說。

            事實上,吡啶C3位也可以發生親電取代反應,但只有鹵化和硝化等少數反應可行,且反應條件非常劇烈,比如需要強酸性、大于300°C。近期,過渡金屬催化的碳氫鍵活化反應實現了吡啶C3位的多種修飾,但這些反應大多使用多個當量吡啶,且難以避免其他位置反應的副產物,降低了實用性。

            “因此,我們迫切需要開發一種通用、高效的方法,實現吡啶C3位的精準定點修飾。新結構就能帶來新機會,完成這項基礎性工作,找到一種新的方法對于醫藥、化工等眾多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王曉晨說。

            有機硼催化激活吡啶C3位反應活性

            王曉晨課題組長期致力于有機硼催化研究,發展了以五元并環和五元螺環為骨架的兩類手性有機硼催化劑,并且實現了吡啶的串聯還原、不對稱串聯還原等工作。

            王曉晨解釋:“簡單來說,我們利用有機硼催化硼氫化反應的高活性,實現了難度較大的吡啶去芳構化,使其電子結構發生變化,相當于注入了電子,顯著增強了C3位的電子云密度,激活了C3位的反應活性。”

            實驗驗證,王曉晨課題組建立的吡啶間位官能化新策略,對于各種取代的吡啶和亞胺均適用,可直接應用于多個藥物分子的修飾改造,且適用于醛、酮等多種親電試劑。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新策略下的催化反應吡啶用量小,僅需一個當量,位置選擇性專一,反應條件溫和,最高不超過80°C。可以說,新方法為含吡啶藥物分子的后修飾提供了一條便捷、高效、精準、通用的新途徑。”王曉晨說。(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吳軍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吡啶類化合物 吡啶環C3位 反應活性 新化合物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