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侯對接項目建設相關問題和需求;建立線上服務平臺,24小時線上開展企業環評服務業務……長春市生態環境部門積極履行部門主體責任,全力做好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對接幫扶工作,為企業開工復產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
主動對接,動態跟蹤。按照發展改革部門的項目清單,梳理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建立直通車制度,實施全面對接、分類管理、跟蹤服務,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開展幫扶指導,有針對性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確保復工企業“應復盡復”,全力保障新上項目如期開工建設。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是今年落戶長春的重大項目之一,原計劃3月份完成勘察、招標等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后續環評文件編制及報批工作延后。對此,市生態環境局主動對接,針對企業擔心不能在開工前取得環評批復、影響施工進度等問題,組成專班,由主管領導牽頭,安排專人,倒排工期、明確各流程節點時限,實施全程跟蹤服務,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確保不因環評審批問題影響正常開工。
優化平臺,線上幫辦。市生態環境局升級了開工復產環評審批服務線上平臺,作為幫扶主陣地,聚焦企業需求,開展全天候不間斷助企服務。及時詳細、有效解答企業提出的問題,圍繞技術要求、環保準入條件、污染防治設施等重點內容進行針對性指導,多渠道服務企業,助力建設項目盡早通過環評審批。
技術幫扶,延伸服務。主動拓展幫扶范圍,為建設項目提供精準的技術保障。一汽奧迪新能源PPE建設項目的環評文件審批權限在省級,得知急需要技術支持后,積極協調省生態環境領域專家,通過線上咨詢的方式,逐一答疑解惑,明確了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污染防治設施的運行模式。同時,增擴精準對接服務范圍,對全市5000萬以上計劃實施的各類項目進行統籌規劃,制定了“環評豁免項目、告知承諾制審批項目、已取得環評批復項目、未報批環評文件項目”等“四個清單”,與尚未報批環評文件的企業進行點對點溝通,了解項目進度并告知其環評等級、審批部門等信息。要求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和各縣(市)區、開發區分局等責任部門,積極協調環評編制機構,對有困難、有需求的重大項目進行支持,助力企業盡快取得相關環保手續,助力第一時間實現復工復產。
據了解,市生態環境部門將按統一部署,第一時間上崗開展審批服務。根據企業需求,第一時間完成環評審批和排污許可證的延續、變更和換發業務,提供互聯網報批和審批進展實時查詢便民服務。嚴格落實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對納入清單的項目類別,實行環評豁免管理或告知承諾制審批。對防疫類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全力做好應急處置設施項目建設服務保障。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中小企業,將建立容缺容錯辦理機制,對環評審批申報材料存在非原則性問題、短期內能迅速補正的,可先行受理,在審查、公示過程中補正。同時,對規劃產業園區以外的現有企業實施差別化管理,有條件放開改、擴建環評審批通道的支撐文件及具體要求。針對行業類別、產業準入要求、放開條件,明確符合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要求的準入條件,全力支持產業園區外優質項目改擴建工程建設。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 通訊員 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