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電子商務作為數字經濟中規模最大、表現最活躍、發展勢頭最猛的新業態新動能,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2021年網上零售達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4.1%,不僅直播電商,社交電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等蓬勃發展,傳統零售企業也在不斷加快數字化轉型,對穩增長、促消費、保就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構建誠信環境 推進新電商規范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新電商大會環境建設論壇上,從環境建設角度共同研討加強新電商規范發展的思路舉措。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在本次論壇上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打造法治環境,共同維護新電商發展的良好秩序。近年來電商商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暴露出虛假宣傳、引誘消費、變相傳銷等問題,侵害消費者權益,污染網絡生態,影響市場秩序,要完善配套法規,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加強行業自律建設,加強平臺規則,為電商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是把握政策環境,切實加強新電商發展的信心決心。各地多措并舉對新電商提質擴容給予政策支持,吉林省大力推進數字吉林建設,把新電商作為“六新”產業之一,出臺相關規劃和指導意見,有力推動了新電商發展走向了快車道。
三是優化營商環境,培植壯大新電商發展的健康生態。發展新電商既要挖掘潛力、積極布局,又要遵循規律、穩步推進,要把發展新電商與穩住經濟大盤結合起來,與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結合起來,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培育具有地區和行業特色的新業態。
四要營造社會環境,持續濃厚新電商發展的有利氛圍。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社會、家庭、學校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正確看待網紅直播現象,形成文明消費、理性消費、健康消費的良好習慣,不斷厚植新電商健康發展的社會感。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郭雍皓 攝影 郭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