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跟著“國寶”飛越生態中國丨中華秋沙鴨“相中”湖南,青山綠水間平添“國風氣質”|每日頭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華秋沙鴨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被譽為“生態試紙”,近年來湖南多地頻現中華秋沙鴨身影,正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證明。

            湖南省高度重視對候鳥棲息地的保護,保護體系持續建立健全。目前,全省濕地保護率達70.54%,共有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70個,數量全國第一,為候鳥越冬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在中華秋沙鴨的越冬時間里,在湖南桃源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數十只中華秋沙鴨在悠閑地享受著。

            湖南五強溪國家濕地公園將中華秋沙鴨的部分繁殖地和越冬地納入自然保護地體系。洞庭湖、仙陽湖國家濕地公園、雙牌濕地公園也都是中華秋沙鴨重要越冬地。2023年1月以來,在桃源縣沅水流域進行了兩次中華秋沙鴨種群的全面調查,兩次分別觀察記錄中華秋沙鴨種群數量103只、119只,是桃源縣境內歷年調查的最大數目。中華秋沙鴨連續15年到石門越冬。

            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劉培中介紹,中華秋沙鴨是一個警惕性比較強的瀕危物種,能在桃源縣看到中華秋沙鴨,說明對其干擾是比較小的,居民的保護意識也較強。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

            記者 劉昆鷺

            圖片來源:紅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