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高、數量多、參與面影響面皆廣的會議為巴黎乃至法國帶來可觀的收益。有數據顯示,2019年巴黎的會議市場直接產出約14.8億歐元,較往年增加1.35億歐元,同比增長10%,平均每場大會產出約為136萬歐元,同比去年增長10%。
不難發現,國際上會展界的“強者”,往往都是世界公認的國際大都市,紐約、倫敦、巴黎、東京、新加坡、香港等皆為著名的國際會展中心。
城市繁榮與會展業的發展相輔相成,發達的交通、興旺的人氣、完善的城市配套和服務,成為會展發展的基礎和引力,興盛的會展業能夠提供對外交往功能、貿易促進功能、城市形象宣傳功能、知識傳播功能。
除卻這些國際會展中心城市的共性,巴黎也具有自己的特性。在法國會展業的運營中,政府扮演重要角色,負責投資興建場館,制訂相應法規和經營規則,而后將場館管理以經濟合同方式委托專業公司經營。會展項目的經營則由會展公司負責運營。
這種政府負責投資建館、制訂規范,展館管理公司負責展館運營,會展公司負責會展項目的分工,讓專業人做專業事,“各專其職”從而在各個細分領域做深做細,提供更高質量、更專業的服務。
近年來,隨著展會之間的競爭的日趨激烈,也有不少行業協會將行業展覽會出售給專業的展覽公司,或和專業展覽公司合資組織股份公司,行業協會保留一定股份,將展會的經營全部或部分交給展覽公司去經營。
除了分工的細化和專業化,多年的會展繁榮也催生了巴黎高度成熟的行業配套體系,除主辦企業和場館外,巴黎有許多服務于展覽后勤的展覽服務企業,如展臺設計和搭建、視聽設備供應,電氣安裝,清潔等公司等,形成了一條完備的會展產業鏈。
不斷提升城市繁榮度,強化重大會展會議功能,巴黎的實踐或許能為廣州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全面的借鑒。
■專家策
對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姜淮:
如何用好會展名片推動城市消費繁榮
數據顯示,去年復展后廣州各類場館共舉辦展覽575場,居全國首位,展會舉辦面積居全國第二位。在城市繁榮度上,會展會議、重大賽事等作出重要貢獻。廣州應該如何發揮會展業在消費中的作用,強化城市的繁榮度?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對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姜淮進行專訪。
南方日報、南方+: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廣州如何發揮好會展會議等重大活動作用?
姜淮:廣州要打造產業與消費相互促進、國內國際雙向消費協調發展的特色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可從會展資源深度開發利用、與本地和周邊產業配套辦展、展會向生產消費兩端延伸等方面入手。
要注重對知名展會所帶來的國際國內優質資源的二次開發。品牌知名展覽、會議將帶來優質客商、高端技術、創意產品、新型商業模式,如通過包括會展公共服務數字平臺在內的各種載體加以轉化推廣,將會孵化出新的價值。
借鑒義烏、東莞兩地會展“以貿興展,以展促貿”或“產地辦展,以展興貿”的“前店后坊”模式,以及海南消博會及上海進博會所配套規劃的全球消費精品中心項目規劃與進博匯項目建設,廣州應該加強展貿聯動,形成展(展覽會)、場(專業市場)、園(產業園區)三級場景架構。
南方日報、南方+:在新發展格局下,如何理解會展價值的消費屬性?
姜淮:隨著首屆消博會于今年5月的成功舉辦,重新定義了會展的價值屬性,由生產性服務業破圈至社會性服務業,涵蓋了生活性服務領域。特別是確立了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核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三駕馬車”的動能轉換,凸顯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
廣州行業綜合性和專業類展會較多,如美博會、建材展、家具展等,除傳統消費性展會激發的交易外,培育新型消費模式落地,需要在政策設計上加以賦能,比如全屋定制、家裝設計等,鼓勵展會主辦方組織行業頭部企業進入產業生態圈的開發,向行業前端如設計、材料研發,向終端落地,打造大灣區集采或零售市場。
會展業本質上一手連著生產,一手連著消費?;诖耍瑥V州消費類展會的內涵探討“雙向延伸”的可行性。
消費展不等于面向市民2C的展銷會,現有2C類展會需要提質,而專業類展會也可延伸至消費領域,如海絲博覽會等。在保證展會專業性、面向專業買家服務的同時向市民開放,讓市民不出國門享受國際品質。進博會從首屆開始已做了有益嘗試,社會效果顯著。(南方日報記者吳雨倫鄭慧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