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中關村論壇為“科技大咖”提供交流創新平臺 百萬億綠色資金從何來

            隨著病毒變種、突破感染等情況出現,疫苗加強針成為近期關鍵話題。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在2021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談道:“疫苗會使人體產生多種綜合抗體,即使一半被病株逃逸了,另外一半還是有效的,但疫苗的效力的確受到了影響,特別是目前Delta株在全球造成普遍的突破感染,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隔離以外,避免突破感染的有效措施應該是打第三針的加強針。”

            “打完第一針疫苗以后血液中的綜合抗體低度是很低的,第二針疫苗使得綜合抗體低度提升了不少,然而在接種第二針6個月后,基本上低于檢測的閾值,意味著突破感染有可能發生。”謝曉亮進一步提到,但人的免疫系統仍然是對病毒有記憶的,當接入第三針就是加強疫苗的時候,血液的綜合抗體低度馬上就得到顯著提升,并且可以維持高水平至少9個月。

            碳中和

            百萬億綠色資金從何來

            “碳達峰的階段是依據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提出的,這是個科學問題,而不是數字游戲。”

            本次中關村論壇的另一主題——碳中和,也是今年國內外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中國已經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十四五”時期正是啟動碳中和工作的關鍵窗口期。論壇期間,多場綠色雙碳相關的平行論壇也在同步召開。

            “碳達峰的階段是依據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而提出的,這是一個科學問題,而不是數字游戲。所以不同于西方國家自然達峰,我國努力爭取達峰,在路徑、建設、政策等制定依據上,應該判斷是否能夠和碳中和發展順利地銜接,而不是簡單的加減法。這一點我們在各個方案、規劃的制定中應該重視。”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在9月26日召開的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論壇上表示。

            謝克昌建議,雙碳目標的實現要加強基礎研究,為全國一盤棋、全省一盤棋協調布局、科學決策雙碳實現路徑和路線圖提供一個參考依據,這是很重要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尊重客觀規律,合理引導減排措施。注重考慮節能措施的綜合性能,在當前的發展階段,按照加強節能降耗發展自然碳匯等,要循序漸進布局這些減排的措施和技術;并進一步加強能源與智能技術深度融合。

            在宏偉的目標之前,雙碳目標的實現無疑需要巨大資金投入。據中金研究團隊預計,綠色投資需求為139萬億元,其中2021-2030年約為22萬億元,2031-2060年約為117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綠色金融相當于“雙碳”的命脈。中金公司業務支持部執行總經理鄭哲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金融機構將為市場帶來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交易,引導社會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金融機構還將參與綠色金融制度的建立,為補足綠色資金缺口作出貢獻。”

            北京作為國家的金融管理中心,也正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趙維久介紹,北京是全國首批申請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的直轄市,正推動它早日出臺,并且完善相應的配套政策。

            下一步,北京將進一步聚集綠色金融市場資源,以全國自愿減排交易中心為依托,助力健全碳市場;以北京綠色交易所為關鍵,全面升級綠色金融基礎設施;以新三板改革和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為契機,推動資本市場更好支持綠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以城市副中心為綠色金融的先導承載地,支持城市副中心近零排放示范區建設,試點開展碳中和示范小鎮建設。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晨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關村論壇 科技大咖 行業+人工智能 碳權交易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