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軌道上的湖北”,構建“祖國立交橋”。12月14日從省發改委獲悉,《湖北省“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近日出臺,提出到2025年,全省鐵路總里程達到7000公里左右,高鐵里程達到3000公里左右,時速350公里線路占比約70%。
《規劃》共六大章節,分別為規劃基礎、總體思路、中長期鐵路網布局、“十四五”建設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環境影響評價和要求。
“十四五”,我省將全面建成“外暢內密、功能互補、多網互聯、站城融合、港(園)場協同”的多層次現代化鐵路網絡,形成“人悅其行、貨優其流、分工合理、安全高效”的鐵路客貨運輸體系。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鐵路”,武漢、襄陽、宜昌與周邊城市1小時通達,長江中游城市群內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武漢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3-4小時通達。
2035年更令人期待。《規劃》提出,屆時全省鐵路總里程達到10000公里左右,高鐵里程接近5000公里,時速350公里線路占比85%以上。全面形成“七縱六橫一核心”高鐵網絡,鄂湘贛三省間通道全面建成。全面實現“1、2、3小時”高鐵出行圈,5小時以內通達全國68%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
從中長期鐵路網布局來看,武漢、襄陽、宜昌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凸顯。武漢鐵路樞紐在國家路網的能級將大大提升,客運系統形成“五主(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漢陽站、武漢天河機場站)兩輔(武漢東站、長江新區站)多點”布局,武漢鐵路樞紐將建設成為12個方向的“超米字型”大樞紐。宜昌鐵路樞紐、襄陽鐵路樞紐在區域路網中的地位也將加速提升,宜昌、襄陽鐵路樞紐分別形成銜接7個方向的全國性重要樞紐。同時,我省還將積極推動荊門、黃岡、荊州、孝感、咸寧、十堰、恩施、荊州、荊門、咸寧、鄂州、恩施、隨州、十堰等市州地市發展形成“十字型”樞紐。
為了推動鐵路項目順利實施,我省在“十四五”期間將設立省鐵路發展基金。《規劃》提出,支持省屬國企發起設立基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積極運用PPP、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EPC”等模式,以合理對價方式加大社會資金募集力度,力爭五年內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
湖北中長期鐵路網布局 “七縱六橫”高速鐵路網長這樣
“七縱”通道。
——京港澳通道,(國家干線通道),經連孝感、武漢、咸寧等城市,貫通串聯京津冀、中原、長江中游、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已全線貫通。已全線貫通,規劃研究京廣二通道(高速磁浮)項目。
——京九港臺通道,(國家干線通道),經連黃岡、武漢等城市,貫通京津冀、長江中游、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形成武漢經京廣、京九北上南下多通道格局。建成黃岡~黃梅高鐵、安慶~九江高鐵湖北段,規劃建設阜陽~黃岡高鐵,形成武漢經京廣、京九北上南下多通道格局。。
——呼南通道(國家干線通道),國家干線通道,。經連襄陽、荊門、宜昌等城市,貫通呼包鄂榆、山西中部、中原、長江中游、北部灣等城市群。規劃建設襄陽~荊門、宜昌~常德段。
——兩江兩湖通道。經襄陽,荊門、荊州等城市,串聯襄十隨神城市群、宜荊荊恩城市群、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長株潭城市群等。建成荊門~荊州高鐵,規劃研究荊州~岳陽鐵路。
——武貴通道。經連武漢、仙桃、洪湖、監利等城市,串聯武漢城市圈、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大湘西、黔中等。規劃建設仙桃~洪湖~監利鐵路,規劃研究監利~華容鐵路。
——西廣通道。經連神農架、恩施等城市,串聯關中、鄂西、湘西、湘南、粵港澳大灣區等。規劃研究安康~恩施~張家界高鐵。
——十宜通道。經連十堰、神農架、宜昌等城市,串聯關中、中原、襄十隨神、宜荊荊恩、長株潭等城市群。規劃研究十堰~宜昌高鐵,并考慮向北延伸。
“六橫”通道。
——安康至合肥通道。經連十堰、襄陽、隨州等城市,襄十隨神城市群快速對接長三角的高速通道。規劃研究安康~十堰~襄陽~隨州~信陽~合肥高鐵,同時結合河南省高鐵規劃建設情況,考慮規劃研究十堰~南陽鐵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