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袁增偉 實習生 陳詩宇
革命老區高明村,位于湛江遂溪縣城月鎮南部。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記者走進高明村,放眼望去是一條條干凈整潔、平坦開闊的村道,一棟棟樣式相似、顏色統一的住房,整齊有序。“我們還專門為村民建造了6000多平方米的休閑娛樂小公園。”村黨支部書記王海香說。如今的高明村面貌煥然一新。
土地流轉做大產業 經濟增強年年有分紅
王海香說,過去的高明村,經濟發展滯后,管理無序,房屋破舊,建筑布局雜亂無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后,高明村對全村進行了總體規劃和整治。
在高明村綜合服務中心的門口,記者看到門邊上掛著一個個該村建設新農村以來所獲得榮譽證和牌匾。“我們村在去年11月憑借獨具特色的治理方針和優良民風獲得了‘湛江市特色村’的榮譽稱號,還獲得市政府100萬元獎勵。”王海香介紹說。
據了解,高明村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通過土地流轉,發揮集體經濟優勢,合理規劃土地用途,充分盤活土地資源,助力經濟振興發展,有效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
目前,高明村土地流轉達1000多畝,土地出租給企業搞規模化經營,每畝地租金約600-700元,村集體年收入可達80萬多元。近幾年來,村民每人每年都有集體分紅款。
此外,徐湛高速遂溪服務區征用高明村150畝土地,30多名村民被優先安排在服務區工作,實現“就業主在家門口”,不但減少外出打工租房的開支,還可以照顧家庭,可謂一舉多得。
發展特色產業 花卉遠銷韓國受歡迎
高明村廣開門路,不斷開辟經濟發展新路子。一改過去村民各自分散種植的做法,將耕地資源集中起來承包給大戶種植,建設“西瓜紅”番薯種植基地,收獲的農產品遠銷外省。這也給村民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在種植和收獲季節,村民到基地打工,每天能有120元的收入。”村民老王說。
高明村經濟發展的另一張“名片”則是花卉苗木特色產業。在花卉苗木種植基地,記者看到,一排排鋼架溫室大棚整齊劃一。走進大棚,只見一盆盆規格不同的“發財樹”有序地鋪滿大棚。
基地李老板告訴記者,大棚內現在有近6萬棵苗木,營收可達幾百萬元。這些苗木全部將出口韓國,這些苗木在韓國很受歡迎,尤其現在臨近春節,正是銷售旺季。
據了解,基地的老板是韓國人,2017年起就選擇在高明村經營花卉種植出口基地。種植基地除了給基地老板帶來價值不菲的收益外,還通過流轉村民土地、吸納村民務工等,帶動村民增收。在基地打工的王先生說“在村內建設產業基地,我們村民可以常年在基地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同時也能照顧家庭,這比外出務工省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