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付怡
1月2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了《廣東省應急救援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主要在應急管理制度建設、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等應急預防與準備工作,災害事故風險隱患調查、災害事故監測預警及應急處置與救援救災工作上,對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進行了規定。
預防與應急準備多個事項由省級市縣各自承擔支出責任
記者梳理方案發現,在應急管理制度建設、應急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應急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中,涉及到的多數事項,明確為省級或市縣財政事權,由省級或市縣各自承擔支出責任。
例如,在應急管理制度建設中,將研究制定全省性應急救援和消防安全領域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技術規范,省級科研,省級應急救援規劃編制,全省性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消防安全類專項應急預案編制,以及由省級直接組織的應急預案演練等,確認為省級財政事權,由省級承擔支出責任。
將市縣研究制定應急救援和消防安全領域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技術規范,地方科研,區域性應急救援規劃編制、應急預案編制,以及由市縣組織開展的應急預案演練等,確認為市縣財政事權,由市縣承擔支出責任。
在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中,一些事項則確認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與市縣共同承擔支出責任。
例如,將國家和省級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與運行維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確認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與市縣共同承擔支出責任。
將全國和全省統一的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信息系統建設,確認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與市縣按照相關職責分工分別承擔支出責任。其中,省級主要負責信息系統的規劃設計、省級部門信息系統軟硬件配備及維護支出;市縣主要負責本級信息系統軟硬件配備及維護支出。
重大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救災由省級市縣共同承擔支出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將全國和省級災害事故風險調查評估和重點隱患排查以及國家和全省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及火災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確認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與市縣按照相關職責分工分別承擔支出責任。
其中,關于全國和省級災害事故風險調查評估和重點隱患排查,省級主要負責省級部門直接開展的各相關行業跨行政區域和重點地區災害事故風險調查評估與隱患排查、數據質量核查、全省性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編制相關支出,以及省級為國家災害風險事故隱患基礎數據庫提供數據支撐的相關支出;市縣主要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災害事故風險調查評估和隱患排查、數據質量核查、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編制相關支出,以及市縣為國家災害風險事故隱患基礎數據庫提供數據支撐的相關支出。
此外,應急處置與救援救災方面,方案將國家或省啟動應急響應的特別重大、重大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救災,確認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與市縣共同承擔支出責任。
加大對財力困難地區的資金支持力度
為確保改革工作能落實到位,方案指出,省級將結合工作實際,統籌加大對區域內財力困難地區的資金支持力度。此外,各地級市要加強市級統籌,適當增加和上移應急救援領域市級支出責任,加大對區域內財力困難地區的資金支持力度,增強基層政府保障能力。
此外,為保證預算支出合理,方案要求,跨區域調動應急救援隊伍按照“誰調動、誰補償”的原則承擔相應支出責任。要根據“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優化支出結構。
對于還在改革整合中的事項,方案亦做出規定: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階段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等事項,按國家有關要求由相關部門共同研究確定;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完成整合前,按國家和省現行的消防救援隊伍經費保障政策執行,隊伍整合完成后,根據中央明確的中央與地方支出責任調整情況,對省以下支出責任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