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9%,前值為上漲0.9%;環比上漲0.6%,前值為上漲0.2%;核心CPI同比上漲1.1%,前值為上漲1.2%。從數據看,CPI略超預期,PPI如期回落、但幅度低于預期。
CPI略超預期,主因非食品貢獻、食品項延續拖累。2月,CPI同比0.9%、高于預期的0.8%,核心CPI同比回落0.1個百分點至1.1%;CPI環比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至0.6%。分項中,食品環比持平于1.4%、大幅低于往年均值2.7%,主因豬肉雞蛋供給充裕、價格低迷拖累;非食品環比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至0.4%,交通工具用燃料項拉動明顯,與油價上漲等有關。
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維持高位,或進一步向中下游傳導,成本端壓力或加速顯性化;同時,場景修復下服務需求修復帶動的“補償式”漲價等,皆有可能成為通脹的重要“推手”。中性情景下,CPI通脹率或逐步回升、三季度抬升至2.5%以上,年內高點或接近3%。
PPI如期回落、幅度低于市場預期,主因生產資料韌性。2月,PPI同比8.8%、漲幅回落0.3個百分點,高于市場預期的8.7%,環比由負轉正至0.5%、上月為-0.2%。大類環比中,生產資料由負轉正至0.7%、上月為-0.2%。三大分項均有貢獻,采掘貢獻最大,環比變動2.6個百分點;原材料和加工工業分別變動1.3和0.6個百分點;生活資料環比上漲0.1%、主因食品貢獻。
分行業來看,上游原油鏈、黑色、有色鏈領漲,部分中下游制造業普遍漲價。石油開采、石油加工環比漲幅擴大7.8和4.6個百分點至10.4%和5%,黑色礦采漲幅擴大4個百分點至5%、黑色冶煉由降轉漲至0.7%,有色冶煉和有色礦采漲幅也明顯擴大;部分中下游制造業紛紛漲價,例如,食品加工、醫藥制造、金屬制品、橡膠制品等環比上漲均超0.3個百分點。
所以,筆者以為要關注年內CPI通脹階段性超預期的可能,以及對貨幣政策產生的影響。一方面,需要留意成本端壓力的漲價傳導,以及“豬油共振”大幅超預期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消費場景一旦加速修復,可能帶動消費超預期改善,進而加快終端消費價格的上漲。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關鍵詞: 南財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