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超聲波無線充電技術:超聲波能量傳遞效率提高到4%以上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使用人工心臟起搏器和除顫器等植入式電子設備的患者數量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增加。如何健康安全的為植入式電子設備充電,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開發了一種可應用于人體植入物的超聲波無線能量傳輸充電技術。相關研究發表在《能源和環境科學》雜志上。

            團隊此次開發了一種模型,使用摩擦電原理接收超聲波,有效地將微小的機械振動轉換為電能。替代人體的豬肉模型顯示,超聲波能量傳遞效率從不到1%顯著提高到4%以上,足以同時操作200個LED或在水下傳輸藍牙傳感器數據。該研究表明,電子設備可通過超聲波以無線充電方式來驅動。如果未來設備的穩定性和效率進一步提高,這項技術可為植入式傳感器或監測海底電纜狀況的水下傳感器進行充電。(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制作 趙衛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人體植入物 超聲波充電技術 超聲波能量傳遞效率 無線充電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