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環球焦點!張九齡的家風是怎樣的?“在粵·好家風——我們的家生活”主題展開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刁宵華

            圖/主辦方提供

            7月20日,“在粵·好家風”系列活動首期主題展覽“在粵·好家風——我們的家生活”在廣東省文化館開幕,將持續展至8月28日。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館主辦,講述了張九齡等10位南粵先賢的家風家訓故事。未來,“在粵·好家風”系列活動還將舉辦六場“好家風”主題的線下體驗課和分享沙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展覽開幕剪彩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屈其仁、公共服務處副處長凌華通,廣東省文化館館長毛凌文,廣東省方志館館長陳宏亮等嘉賓出席活動,共同見證展覽開幕。

            展示嶺南優良的家風傳統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敝袊怨乓詠碇匾暭彝ビH情,重視家風傳承,留下了許多箴言警句和感人故事。嶺南地區受中原文化哺育,是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中國近現代革命策源地、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地,既承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又接受了現代文明的滋養,家風家教家訓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唐朝名相張九齡云:“治國之道,實由家治也。”良好的家風如春風化雨,浸潤到家庭成員的心里,成為每個人修身齊家、為人處世的準則。

            朗誦林大欽的《狀元家訓》與詩人泰戈爾的《家庭》

            主辦方介紹,本次“在粵·好家風——我們的家生活”主題展覽,立足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了嶺南家風傳統、望族家訓,革命先輩家書、紅色家風,以及嶺南地區傳統文化中家庭生活的物質細節和精神氣韻,讓觀眾從中讀懂中國文化,回歸傳統,愛上家生活。

            觀眾參觀展覽

            本次展覽主要分為“家風習語”“家傳統”“家印記”“家滋味”四個板塊,通過文獻、圖片、實物、漫畫以及主題裝置等形式,生動立體地呈現嶺南優良的家風傳統。

            呈現南粵先賢家風家訓故事

            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展覽的“家傳統”板塊梳理呈現了從“嶺南第一人”張九齡,到“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等10位南粵先賢的家風家訓故事,較為多面地反映了嶺南地區古往今來的家風家訓文化?!凹矣∮洝卑鍓K展出了廖仲愷、彭湃、冼星海等南粵革命先輩的家書、獄中信函、遺書,號召大家共同傳承紅色家風。

            小觀眾在展覽打卡

            “家滋味”板塊則邀請著名漫畫家王大欣加盟,分別根據廣府、潮汕、客家這嶺南三大民系,創作各具特色的家庭生活場景。其中,廣府選擇了騎樓為背景,生動展示老廣為家人煲靚湯、小朋友在榕樹下聽爺爺講古等溫馨生活;潮汕區域選擇“出花園”這一傳統禮俗,表現孩子在父母呵護下,走出花園、成年、立業的重要階段;客家區域則通過客家圍屋大門的楹聯牌匾,展示客家人的詩書傳家理念,而老老少少圍坐在一起做茶果,也是許多客家人印象最深刻的家庭生活場景。

            小觀眾體驗21地市家訓趣味地圖

            此外,展覽還特別精選了廣東21個地市的家訓警句,做成了一張21地市家訓趣味地圖。游客可以在家訓趣味地圖上揭開自己家所在的地市,了解家鄉有什么樣的家訓格言,在趣味互動中傳承嶺南優良家訓文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我們的家 傳統文化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