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臨期食品變得異常“火爆” 臨期食品市場為何角逐愈發激烈

            在豆瓣“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聚集了7萬多名臨期食品愛好者,分享優質店鋪和購買心得。來自江蘇的“90后”小徐就是其中一員。“有需求,不浪費,價格又合適,為什么不買臨期食品?”小徐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個奶制品愛好者,平時會在超市購買打折酸奶,也會在喜歡的品牌旗艦店網上下單購買臨期打折牛奶。“購買臨期食品的體驗并不差。我也買過很貴的進口食品,高價格會讓我產生高期待,到手后反倒覺得性價比不高。臨期食品便宜,通常期待值較低,反而能給人一種驚喜感。”小徐說。

            今年發布的《2020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臨期食品消費群體以中青年為主,其中消費者年齡為26歲至35歲的占47.8%。

            消費者“薅羊毛”熱情不減,讓臨期經濟從小眾需求發展成一個創業新風口。臨期食品從商超專區,擴展到專門售賣臨期產品的連鎖折扣超市和電商平臺。目前,臨期食品賽道已有“好特賣”“繁榮集市”“小象生活”“甩甩賣”“好食期”等多個頭部商家,并引來資本入局。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3月17日,天津社區折扣零售店“食惠邦”已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惟一資本領投,鐘鼎資本跟投;4月12日,折扣超市“小象生活”已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愉悅資本為領投方,天使灣資本跟投;“好特賣”在2019年至2020年間完成了4筆融資;“好食期”早在2018年就獲得了阿里巴巴獨家1.1億元C輪融資……近3年來,臨期食品企業注冊量呈現增長趨勢。

            準入機制尚須完善

            伴隨行業迅速發展,臨期食品在銷售中也呈現出品質參差不齊的現象。記者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發現,不少臨期食品店鋪的評價中存在關于食品質量問題的差評。

            重慶消費者石歡向記者分享了在電商平臺購買臨期進口零食的經歷,“買回來后多放幾天就不敢吃了,因為看不懂進口零食包裝上的說明,即使沒過期也擔心吃了出問題,所以買之前還是要考慮清楚”。

            朱丹蓬也提醒消費者,“臨期食品行業準入機制仍有待完善,消費者要有自我甄別能力,盡量購買正規渠道售賣的產品”。

            從全國范圍看,北京市率先上線了“我要開臨期食品店”辦事指南,對開設臨期食品店所需證照的辦理流程、申請材料進行了詳細說明。開設臨期食品店,從受理申請材料到頒發相關證照,承諾9個工作日辦結。

            朱丹蓬認為,未來的臨期食品市場將會朝著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和規?;姆较虬l展,其中規范化是目前臨期食品市場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原標題:調查:臨期食品為何“火”起來了?貨源從哪里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臨期食品 貨源 浪費 臨期食品市場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