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父母失信影響子女上學?莫被謠言誤導!

            近幾天,在各省陸續公布高考成績,學子們忙著填報志愿之時,一則舊謠言在網上流傳:某考生因父母是失信被執行人,被高校拒絕錄取。對此,專家明確回應:“父母被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會影響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權利。”

            “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是對“老賴”實施的懲戒性措施,但“處處”并不包括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過,在限制“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的規定下,諸如上高價私立學校、貴族學校、參與海外游學等,則可能受到限制。因而,對“父母失信影響子女上學”需有精準的解讀和辟謠。

            法律雖然賦予了父母撫養子女成長、保障子女受教育權利的監護人責任,但子女并非父母私有財產。子女的人格尊嚴及包括受教育權利在內的人身權益等,同樣受法律保護。相關部門需要及時澄清誤解,消除公眾疑慮,以免被謠言誤導,造成一些地方出現歧視失信被執行人子女進而影響其受教育權利的行為。

            (文/張玉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失信被執行人 志愿填報 義務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