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廈門湖里區江頭街道:讓小區“當家人”會當家-天天快看

            東南網3月16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黃鑫 林澤貴)

            “大家對小區管理和美化家園有什么建議,盡管提出來。”13日,在小區業主群里發了一條征詢信息后,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冠宏花園業委會主任王中林跟往常一樣,又到小區里四處轉轉,與鄰居嘮嗑。參加了街道舉辦的培訓后,這位小區“當家人”越來越懂得怎么“當家”了。

            王中林參加的培訓,是江頭街道業委會之家在上月舉辦的第一期業委會建設骨干成員培訓班。當天,近百位業委會骨干、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專門為小區“當家人”開班授課,這在廈門尚屬首次。


            (資料圖片)

            為業委會成員“充電蓄能”

            去年8月,64歲的王中林當選為冠宏花園業委會主任,這是他第一次從事業委會工作。作為一名“新人”,王中林對業委會的運作模式和相關法律法規都不太了解,一時間甚至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從哪里著手開展工作”。

            “江頭街道有140個小區、18萬人口,其中外來人口6萬。如果不充分發揮社區、小區的作用,單靠政府的努力難以適應新時期的社會治理要求。”江頭街道黨工委書記曾以勤說,群眾對居住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各類民生訴求日益增多,因此對業委會共商共議、化解糾紛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提升業委會成員能力做起,經過兩個月的周密籌備,江頭街道成立了“業委會之家”,并于上個月在湖里區委黨校舉辦第一期業委會建設骨干成員培訓班。

            此次培訓班邀請了多名專家和實務能手前來授課。上海段和段(廈門)律師事務所律師傅劍平和廈門市建設局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邱聰慧以案釋法,分別就《民法典》和《廈門市住宅小區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工作指導規則》中的有關條款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詳細講解。江頭街道城管辦工作人員廖玉葵則系統梳理了轄區內業委會建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就如何強化業委會建設分享了自己的經驗,為業委會開展小區治理工作提供更多的視角和方法。

            “心里有數,開展起工作來就更有底氣了。”王中林表示,這次培訓就像一場及時雨,讓自己受益匪淺。

            “除了老師授課,我們也希望各小區業委會之間互相交流,提高轄區業委會整體履職水平。”江頭街道城管辦相關負責人鐘思敏表示,除了線下的業委會之家,江頭街道還以街道和社區為單位,在線上組建了“業委會主任微信交流群”。成員們既可以到共同的“家”里喝喝茶、聊聊天,又可以在微信群中互相出謀劃策。

            多措施培養小區自治人才

            “過去,這里是遠近聞名的‘問題小區’,垃圾成堆、雜草叢生。經過10年的努力,我們已經成為文明示范小區,小區黨支部也榮獲湖里區優秀黨支部榮譽稱號。”培訓會上,豐澤苑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汪海豐就豐澤苑小區如何實現華麗蛻變作了交流分享。

            在汪海豐看來,豐澤苑小區之前的亂象,與小區業委會成員的不作為、亂作為有很大關系,因此,如何讓有能力、敢擔當、肯奉獻的人站出來挑重擔,成為做好小區自治的關鍵。

            怎樣選拔出合格的“當家人”?江頭街道著力挖掘鼓勵有公心、有能力、有威望、有熱情的人參選小區業委會主任,并鼓勵優秀黨員參選業委會委員,各社區每年還針對業委會成員單列發展黨員指標,推進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的“雙向培養,雙向進入”。并且,在業委會換屆前,社區還要對擬進入業委會換屆籌備組的組長、副組長進行實操培訓,先“充電”后上崗。

            據介紹,去年10月,江頭街道就從夯實小區治理工作基礎、強化業委會規范化建設等方面入手,出臺了加強黨建引領業委會建設的若干舉措。這些舉措包括街道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集中培訓,向新當選的業委會成員介紹法律法規、小區管理過程中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等內容。同時,街道還將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不定期對業委會履職情況進行檢查,督促業委會成員切實履行好小區“當家人”的責任。

            “我們還廣泛摸排梳理居民信息,建立自治人才庫,將熱衷于參與小區治理的居民納入其中,為業委會建設做好人才儲備。”鐘思敏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