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新港海關查獲了天津口岸今年以來最大一批“洋垃圾”,總重超533噸。
(資料圖片)
天津新港海關關員在對一批申報進口的“鉻礦”進行查驗時發現,該批貨物夾雜有膠皮、塑料、磚塊等,部分礦石表面有明顯灼燒痕跡,與正常的鉻礦差異較大。
天津新港海關查驗二處進口查驗一科副科長 孟令宏:經取樣送檢,這批貨物的鉻含量不足1%,正常鉻礦的鉻含量應該會達到30%以上。最終,我們判定這批貨物為我國禁止進境的固體廢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洋垃圾”。后續,我們將全程嚴密監管這批貨物,按照“從哪來 到哪去”的原則,確保貨物全部退運出境。
下一步, 天津海關將依托大數據做好風險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等工作,緊盯礦產品供應鏈各環節,加大對貨運渠道偽瞞報、夾藏走私固體廢物的打擊力度,嚴密封堵“洋垃圾”入境,筑牢國門安全防線。
濟南海關查獲143噸廢輪胎 全部退運
海關總署日前對外通報,5月24日,在濟南海關所屬濰坊海關監管之下,走私進口的143噸廢輪胎經轉關運輸,從青島黃島口岸進行退運。
2022年2月,濰坊海關接到上級布控指令,對某企業從韓國進口的3批、共143.07噸舊輪胎進行查驗,海關關員經實地查驗分析,并送有關部門鑒定,這些廢輪胎屬于我國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濰坊海關遂將案件線索移交緝私部門立案偵查。在濰坊港退運現場記者看到,這些廢輪胎裝滿整整4個集裝箱,輪胎破舊損壞非常嚴重。
濟南海關緝私局濰坊分局偵查科副科長 王棟:像這種它的胎面的鋼絲都已經露出來,這種輪胎如果再翻新利用,鋼絲露出來這個地方在充氣的過程中容易發生鼓包、爆胎,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容易發生爆胎。
據了解,走私進境的廢輪胎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進行破碎,對其中的橡膠粉、廢鋼絲進行再利用,這種處理方式會對環境造成重大污染;另一種是進行輪胎翻新后再利用,將對駕駛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濟南海關緝私局濰坊分局偵查科副科長 王棟:犯罪嫌疑人苗某為謀取非法暴利,早在2021年12月份,在黃島海關進口廢輪胎被查扣,為繼續進行走私,他又更換港口,在濰坊海關當場被查扣。
目前,犯罪嫌疑人苗某已被濰坊海關緝私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 構成犯罪依法追責
海關提醒:2020年11月24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發改委、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對于違反相關規定,將境外固體廢物輸入境內的,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海關責令退運,并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承運人對固體廢物的退運、處置,與進口者承擔連帶責任。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實習編輯 高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