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飛盤、城市騎行、劃槳板、打腰旗橄欖球……一些“小而美”的潮流運動今年開始在國內流行。人們好奇:大千世界,運動方式有多種,為什么今年流行這些?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并非偶然。一方面,疫情后人們經歷一段時間的居家健身后,參與戶外運動的意愿大幅提升,這些運動項目沒有特別專業的戶外場地要求,門檻低、社交性強、無身體沖撞,這就為項目的普及帶來了極大便利;另一方面,潮流運動受年輕人的喜愛度更高,這也是新一代年輕人成長起來后成為體育消費主流的一個重要標志。
8月6日,首屆中國飛盤聯賽首站比賽在西安舉行,吸引了近400人參賽。有業內人士指出,健身者需要更多元化的體育項目供給,并且想在一項運動中同時滿足娛樂、社交、健體、減壓等多方面需求,而飛盤恰恰具備了這些屬性。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22年上半年,成都人單車騎行總公里數達到1.7844億公里,20至40歲人群騎行占比65%,成為單車綠色出行的主力。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自行車成為人們“綠色出行“的首選,不少人因此喜歡上自行車運動,隨之也帶火了自行車及相關配套產品消費。
眾所周知,潮流體育是一種參與體驗屬性更加明顯、引領時代潮流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健身休閑產業未來發展、拉動體育消費的重點和核心領域。它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持續演變,且具有非常強的消費引領性和文化傳承性。
“潮流體育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須有更高階的進化。”對潮流體育有著多年研究經驗的體銀智庫創始人、體銀商學院院長安福秀認為,伴隨傳統體育項目潮流化發展,潮流體育的更迭也將加速。“這從近年來潮流體育熱點的不同也可以印證,像高爾夫、潛水、攀巖等運動項目都曾出現過不同程度的階段熱潮,這并不意味著這些運動的高潮已過,潮流化發展還將不斷更迭出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潮流體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消費引領性,是運動項目時代化發展的產物。”安福秀認為,眼下,強社交性正在加速潮流運動衍生消費熱潮。隨著時代的發展,“潮流+”也向運動、服裝、科技等產業不斷拓展,邊界不斷突破,潮流漸漸聚合了擁有共同興趣愛好與關注點的人群,進入社群化發展的階段。“首先,近年來隨著私域流量和短視頻媒體生態的加入,更多地利用數字化的交流方式占據著人們碎片化的社交時間,開啟了‘種草’式消費的熱潮,并建立起了消費認同的全新圈層,還有很多潮流運動也成為打造品牌‘人設’標簽的重要內容。其次,科技賦能潮流體育運動新生態和體驗。體育潮流化發展除了基于賽事和體驗環境變化帶來的潮流衍生,還表現在新科技加入后,帶來的傳統生態和場景的突破。這里面既有傳統體育與電競運動的融合,也有元宇宙下,更多線上線下運動形式的融合發展。”
目前,潮流運動的商業價值在國內主要還是體現在裝備市場和培訓市場這兩方面。安福秀認為,國內體育消費的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就是裝備先行,很多人的運動習慣養成,往往是從專業裝備的采購開始的。“隨著參與潮流體育人群數量的不斷攀升,潮流運動賽事、活動及衍生品市場的商業價值也將逐步凸顯。”(記者王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