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時節百花齊放,萬物復蘇。但對過敏性鼻炎患者卻“并不友好”。據了解,過敏性鼻炎是常見慢性疾病,全球大概有10億過敏性鼻炎患者,中國大概有1.5億到2億患者。西安交大一附院皮膚科教授牟寬厚表示,春季是花粉濃度最高的時候,花粉、真菌等季節性吸入性過敏原容易引發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患者主要有經常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癢、咳嗽等癥狀,還可伴有眼癢、結膜充血等眼部癥狀,部分兒童過敏性鼻炎患者,還可能會出現揉鼻、過敏性黑眼圈、鼻部褶皺等癥狀。
過敏性鼻炎雖“不起眼”,但折磨人的癥狀依然會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健康生活造成很大影響。牟寬厚指出,過敏性鼻炎目前主要以四位一體的預防治療進行應對。“皮膚科同樣是應對過敏性鼻炎的科室,患者可首先在醫院皮膚科進行過敏原檢測,明確自身過敏原并進行預防。之后可以使用藥物治療,比如糖皮質激素鼻噴劑、口服如抗組胺類藥物、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以及更進一步脫敏治療和患者教育。綜合控制過敏性鼻炎癥狀。”
牟寬厚強調,患者必須在醫生指導下足療程規范用藥,避免因為治治停停造成癥狀反復。此外,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存在害怕“談激色變”的情況。對此,西安怡康大藥房執業藥師吳楠表示,鼻用激素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且鼻用激素只是局部用藥,在上呼吸道產生作用。“目前鼻用激素分為第一代和第二代,與第一代鼻用激素相比,第二代鼻用激素的生物利用度較低,進入全身循壞的相對量更少,不僅能夠保證療效,安全性還更高。”
作為家門口的“健康管家”,目前很多零售藥店已經配備了專業藥師和慢病專員,幫助前來購藥的群眾堅持治療,規范用藥。針對過敏性鼻炎預防,吳楠建議,對于有過敏性鼻炎發作史的患者,可在季節交替時采取預防措施,根據醫囑進行預防性治療。尤其是在花粉季節開始之前,可提前2-4周開始進行預防性治療。
此外,吳楠也強調,規范長期用藥是防治過敏性鼻炎的關鍵,輕度和間歇性患者用藥療程應超過2周,中重度持續性患者用藥療程應超過4周,具體需要根據醫生建議用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