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吉網江城“戰疫”現場丨隔離點的“臨時媽媽”劉宏亮 為37個孩子筑起愛的港灣

            “感謝你這個‘臨時媽媽’的精心照顧,孩子過了個特別的生日,她也從中體會到抗疫的艱辛,突然長大了!”3月21日,“臨時媽媽”劉宏亮手機收到這樣一條感謝信息,這讓她感到非常幸福和欣慰。

            孩子們口中的“臨時媽媽”是昌邑區民主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辦公室主任劉宏亮,也是奉命進駐速8酒店隔離點的醫務組組長。

            隔離點的“臨時媽媽”劉宏亮

            3月11日,在昌邑區隔離點集中隔離的錢同學迎來了自己十三歲的生日,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親人的環繞,但隔離點的醫護人員“臨時媽媽”送去的熱氣騰騰的生日面,讓她稚嫩的臉頰泛起了久違開心的笑容。

            劉宏亮所管轄的隔離點被隔離觀察人員中有70歲的老人,也有37名14歲以下的兒童,其中30名是正上初一的孩子,都是密接、次密接人員,因為沒有家長陪同,十二三歲的孩子不免會有焦慮情緒。劉宏亮自己也是一位母親,為了讓孩子們能在隔離期間保持好心情,她每天都通過微信發布一些疫情防控的知識,和一些溫馨的話語,一有時間還挨個給孩子們打電話,像母親一樣關心他們,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視頻監督他們按時吃中藥,孩子們都高興的稱呼她“劉媽媽”。

            你知道嗎?你入駐的集中隔離點,那不僅是酒店房間,更是醫護人員為你用心布置的“安全港灣”。

            3月2日接到緊急命令后,身為黨員干部和一名基層醫護工作者,劉宏亮不假思索地奔赴新崗位。她深知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面對100多個房間的布置任務,她有條不紊又快速周到地帶領醫護人員按照隔離要求一間一間的布置,她再一間一間的檢查,一邊申請物資,再一邊自制表格,她知道可能隨時有人住進來,便加緊加快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從晚上8點多一直忙到凌晨5點多,困意還沒來得及感知,第一批隔離人員已經進駐,就這樣一波接著一波,為隔離人員辦理入住登記、健康監測、心理疏導、裝餐分餐、送餐、收垃圾、送物資等工作,她和她的工作人員開啟了24小時不定時的連續戰斗模式。

            這次疫情來得兇猛,情況復雜。劉宏亮作為醫務組組長,始終沖在前面,入住當晚,三個密接出現發熱癥狀,隔離人員極度恐懼,其他同事也開始出現恐慌心理,她定了定神后,一邊對三名發熱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一邊聯系相關部門提供轉運就醫。忙碌到深夜,自己也開始發燒,便立即向隔離點負責人報告,然后自我隔離,等待核酸結果顯示為陰性后,吃上退燒藥,立即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3月14日,一名隔離人員微信發來這樣一段話:“尊敬的醫務組成員,你們好!從我來到酒店到現在,你們為我們每天不辭勞累地送飯、測溫、做核酸……真的是太辛苦了!在此我代表隔離人員表示感謝,更感謝劉宏亮醫生對我們家人們的照顧和關心,我們的健康就是你們勞動的碩果!”無數的苦累在這一句感謝面前都化成了劉宏亮那句:“你們平安,我們就值得!”

            劉宏亮是所有隔離醫務組的一員,更是所有戰疫一線醫護工作者的一員,他們是這個和平年代為我們沖鋒陷陣的人,日夜奮戰、連續堅守、無所畏懼,是他們守護“疫”線最美的模樣!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王書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關鍵詞: 臨時媽媽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