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戰疫醫護手記丨省前衛醫院醫生馬振宇:凝視同一個方向的“眼”

            2022年初春,人們還在期盼著暖春如約而至,未曾想到病毒侵襲了我們的家鄉吉林省,狡猾的病毒新變種表現出更強傳染性和隱匿性,讓我們再次認識到這場戰“疫”的嚴峻和危急。看著不斷攀升的確診數字,我和妻子作為吉林省前衛醫院醫療戰線的一員非常希望能為家鄉抗疫出把力。

            出征

            3月10日,妻子報名加入醫院百人核酸檢測隊伍,臨行時只說孩子有爺爺奶奶照顧她放心,唯一就是擔心有病臥床的岳母,我說就交給我吧,你放心去!出發的那天,我在隊伍中尋到了妻子的背影,有擔心,有期待,也有力量。當日下午,我接到電話通知,醫院還將對疫情較重的九臺區進行增援,作為醫生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放下了報名電話,忽然想起答應妻子照顧岳母的承諾,我想她一定能夠理解和支持我的決定,馬上著手安排岳母的生活事宜。這時手機里一條短信的回復更是讓我打消了顧慮,“你來吧!這次疫情挺嚴重,前方醫護人員不夠用啊!照顧我媽的事要安排好了……”

            倒春寒

            3月11日19時,剛到達九臺區駐地的我們便接到了第一個采集任務,由于是上批次十混一陽性結果人群,所以需要我們緊急晚間入戶采集。初春的夜晚地凍返涼,穿著防護服也禁不住渾身打顫,目標住戶都分散在老舊樓小區,黑天尋找有難度,經過爬樓采樣后完成工作回到駐地已是深夜。

            3月13日,短暫休整后,我們接到西城社區核酸采集任務,我負責晟世北區1200余人核酸采集。下午開始直至晚間九點封箱。室外低溫工作,不斷噴灑酒精的雙手已經凍僵,回到駐地后緩過來的手指關節隱隱作痛。與妻子通了電話,她說那邊16人小隊采了超過1萬人,大家都很辛苦,我問吃過飯了嗎?冷不冷?妻子答不冷,社區送來了些吃的,關系很融洽。為了不讓對方擔心,這也許就是此時此刻戰疫夫妻間最大的默契吧!

            小女孩

            3月15日,我仍然負責晟世北區采集任務,采集過程中遇到一個乖巧的小女孩,大約5歲左右,明亮的大眼睛閃著光,采樣后對我說:“謝謝叔叔!”可愛的模樣讓我想起了年紀相仿的女兒。疫情之下不知有多少位這樣的父母離開兒女走上“戰場”,我心中雖有波瀾,但信念更加堅定,努力完成任務,戰勝疫情,我和妻子才能早日回到女兒身邊。晚上與妻子通話,說想姑娘了,讓她發張孩子照片,被妻子狠狠笑了一把,直到我裝作生氣,妻子才乖乖發給我幾張平日隨手拍的照片。我反反復復看了很久,唉……又睡不著了。

            鄉村路

            3月17日,妻子那邊今天下鄉采集核酸,叮囑她注意安全防護。3月18日清晨,我們乘車前往胡家執行下鄉采集核酸任務。我和隊友王權利接到的任務是進戶采集老弱病殘及懷孕的村民。有一戶家在三樓,需要攀爬樓體外面的簡易樓梯,狹窄陡峭的金屬梯階上都是冰雪,進戶采樣時高齡老人不斷說著抱歉,因為自己年齡大了,冬天不敢爬樓梯。我說沒事兒,我們上來給您采呀!掃碼員小李是本地人,她說這個簡易梯子冬天很危險,滑倒容易折下去,要小心。還在我們下樓梯時抓拍了照片,說這個時候我們能來支援胡家村,做這些危險的工作她真心的感謝。返回駐地的路上,我看著窗外鄉間狹窄的小路,想著妻子說今天她們的團隊也下鄉,此時此刻她是不是也在車窗邊凝望著鄉間小路,不僅連接著城市與鄉村,也把大家的心攥在一起,團結一心,抗擊疫情!

            抗疫前線的日子,我與妻子雖不在一地,心卻在一處,偶爾聯系時從來不說自己經歷的難處,都只是簡單的問候和反復叮囑。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整理

            關鍵詞: 采集任務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